【高中历史】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件+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VIP

【高中历史】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件+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 第 4 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程标准:通过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 一、西汉建立:打下江山时间:公元前202年地点:长安(今陕西西安)成就达成: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史称西汉)。楚汉之争 一、西汉建立:汉初实况 “汉兴,接秦之弊,丈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 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史记·平准书》汉初实况:西汉建立初年,经过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的社会满目疮痍,社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经济敝、百姓失所、物价飞涨。 二、“文景之治”:汉承秦制及休养生息问题二:“休养生息政策”的主要内容?问题一:其指导思想是什么? 黄老之学 “黄”: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老”: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积极无为 ”主要内容:1.减轻人民负担:田租:三十税一2.简省刑法。3.政治上一切坚守无为主义: 所以贾生劝文帝“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文帝就“谦让未遑”。 ——《史记本传》参考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上册)P187问题三:该“休养生息政策”成效如何?“文景之治” 二、“文景之治”:汉承秦制及休养生息汉承秦制全盘继承 ≠ 发展性继承例外—与秦不同的 地方行政制度问题一:“郡国并行制”是什么? 二、“文景之治”:汉承秦制及休养生息“例外”—与秦不同的 地方行政制度问题二:为什么要推行“郡国并行制” ?汉兴之初……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汉书)(卷十四)秦以郡县治东方,用秦吏奉秦法“经纬天下”,移风濯俗,结果激起东方社会的反抗,其中楚人表现得最激烈,齐人、赵人次之,其间包含着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而在刘邦重建帝业的过程中,这种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又一次显现出来,且仍以楚、齐、赵三地最为明显。在东西文化尚未充分融合、战国时代的文化布局仍然存,的情况下,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特别是楚、齐、赵人之俗。——陈苏镇《<春秋与“汉道”》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国家统治的需要 二、“文景之治”:汉承秦制及休养生息“例外”—与秦不同的 地方行政制度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封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候“,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的意义在于(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 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 问题二:推行“郡国并行制”的影响是什么 ?C 二、“文景之治”:汉承秦制及休养生息 问题二:推行“郡国并行制”的影响是什么 ? “高祖创业, 目不暇给, 孝惠享国又浅, 高后女主之难,成太宗之业者, 亦赖之于诸侯也。”——《汉书·诸侯王表》 “会孝惠、 高后时 , 天下初定 , 郡国诸侯各务自扮循其民。”——《史记·吴王濞传》积极:稳固政权、利于恢复国家实力 “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汉书·诸侯王表序》汉高祖曾言:“兵不如楚精而将不能及。”——《史记·陈丞相世家》消极:使得诸侯国势力壮大威胁中央,不利于中央集权 三、西汉的强盛: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思考: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背景是什么?诸侯太强,王国问题……相权太盛,威胁王权……思想混乱,没有统一……匈奴嚣张,看着心烦……钱花的太多了……愁啊…… 三、西汉的强盛: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推恩令:藩国自析“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上足以奉贡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藩辅京师。”——司马迁《史记》+左官律、附益法、酎金夺爵……诸侯王死后,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三、西汉的强盛:汉武帝巩固“大一统”中外朝(中央官制) “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内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皇帝亲信组成,决策机构三公九卿组成(汉承秦制),执行机构 丞 相 丞 相削相权,加强君主专制官吏选拔制度:察举制 夏、商、西周:“世卿世禄制”战国时期:“军功爵制”秦朝:以“辟田”和军功为选官依据看出生 不完备低出生有能力者体系完备汉朝: “举孝廉”,以“德才”为标准,自下而上 三、西汉的强盛: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刺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ftxxy5089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我是一个从事多年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师。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