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原文阅读.docx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原文阅读.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 3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原文阅读 (DOC) 会员:lucani 友情提供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漠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嫩柳枝折断有离奇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枯竭,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恨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沉,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统统, 温暖,明朗,坚韧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沉,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这是诗人1942年在日寇阴沉滋润的土牢里写下的一首情真意切的诗 篇,抒发了诗人对灾难祖国由衷的关切和真诚的爱,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国共产 党领导下的解放区的向往。诗的前半部分写“我”用“残损的手掌”深情地抚摸在敌人的铁蹄蹂躏下的祖国广漠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 泥”。接着,诗人无形的手掌触到家乡一片湛蓝的湖水,现时“微凉”的湖水与昔日“堤上繁荣如锦障”的美丽春光形成剧烈反差,表现出诗人对敌人践踏故土的无比忧愤。为了使诗歌表达的主题不流于通俗狭小,诗人想象的世界由近拉 远,由北到南,从长百山的雪峰、黄河的泥沙到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南海的海水。诗人选择每一地域中最典型的风景加以点染,它们既是人民的苦楚与可怜的象征,又是侵略者罪恶的见证。“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沉” 两句既是对上半段的总结,又与开头三、四行遥相呼应。 诗的后半部分仍在想象的世界中展开,描绘的是与前面灾难景象形成极大反差的心中渴慕的图景:那虽是“辽远的一角”,但山河统统无损,没有阴沉和血污。而是填塞了温暖、光明和生机,“那里是太阳,是春”。与前半部分的哀怨、忧伤的基调相比,这一部分跳动着诗人按捺不住的喜悦与激烈;与前半部分意象快速流动的抒情相比,后半部分则显得安静而舒徐,使这首诗在感情的哀怨与欢乐上得到了完善的统一,抒情风格显得变幻多姿。在那个以阴毒的吼叫代替艺术的凝想的年代里,这首诗像一朵美丽而永不凋落的奇葩:意象高度 凝炼而不沉滞,感受精细而不阴暗,深刻的现实内容与现代抒情方式完善地交融起来。

文档评论(0)

mph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谭台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CY11Y3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