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制备与加工原理》课程简介;课程内容
在学生已掌握材料发展、分类和材料科学的基本知识基础上,主要讲授材料制备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内容,即讨论成为最终适用的材料和制品的全过程的科学与技术问题。
内容共分四篇,分别为:材料制取合成、材料的加工成形、材料的改性与表面加工和材料的复合。
第一篇为材料的制取与合成,主要讨论材料的原材料(成分)配制、提纯净化及合成或合金化技术,共三章。;第二篇为材料的加工与成形,讨论了在材料原料、坯料制取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加工成形的原理、工艺和方法,共五章。
第三篇为材料的改性与表面加工,介绍了在材料成形后,根据性能需要,对材料进行整体及表面改性处理,同时还介绍了与表面改性的技术相近的薄膜制备技术,共四章。
第四篇是复合材料,介绍了多种材料的复合技术,共五章。 ;学时安排
???72学时。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20学时,第二章、第六章、第十五章)。
教材与参考书
1. 教材
周美玲,谢建新,朱宝泉编. 材料工程基础,面向21世纪材料科学与工程高等教育改革试用教材,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2. 主要参考书
[1] 郑水林编著.超微粉体加工技术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 谢希文,过梅丽主编.材料工程基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9.
[3] 张长瑞,郝元恺编著.陶瓷基复合材料——原理、工艺、性能与设计.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第二章 粉末材料制备;第一节 概述;8;2 制粉的目的
从材料制备的角度:
有利于各种不同形状的制备。
可提高堆积密度,提高素坯密度(对于压制成形)。
提高制品中多组分之间的混合均匀度。
有利于制品的烧成与致密。 ;从材料性能的角度:
颗粒细化对表面积、表层原子比例的影响,进而对材料性质的影响。
;3 现代陶瓷粉体应有的特性
① 化学组成精确。
② 化学组成均匀性好。
③ 纯度高。
④ 适当小的颗粒尺寸。
⑤ 球状颗粒,且尺寸均匀单一。
⑥ 分散性好,团聚少。 ;4 材料的发展历史与制粉的关系 ;5 粉末材料的应用
;6 制粉方法的分类
机械制粉
物理制粉
化学制粉
机械法制备的粉体粒度有一定限制,而且制备过程中极易引入杂质,但具有成本低、产量高、制备工艺简单等特点。物理法和化学法,是通过相变或化学反应,经历晶核形成和晶体生长形成固体粒子,其工艺过程精细,成本相对较高。 ;第二节 机械制粉方法;2 被粉碎物料的基本物性
强度:物料对外力的抵抗能力。
硬度:物料抵抗其他物体刻划或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脆性:物料在受力破坏时直到断裂前只出现极小的弹性变形而不出现塑性变形。
韧性:指物料在外力的作用下,塑性变形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
易碎(磨)性:概括影响粉碎过程的其他因素。;强度和硬度均大的物料较难粉碎;强度不大而硬度大的物料易破碎,但难粉磨;强度大而硬度不大的物料易粉磨,但难破碎。
脆性材料抵抗动载荷或冲击的能力较差,采用冲击粉碎可使粉碎效率提高。韧性物料的抗拉和抗冲击性能较好,而抗压性能较差,采用挤压粉碎可使粉碎效率提高。 ;3 机械研磨法
球磨制粉的四个基本要素:球磨筒、磨球、研磨物料、研磨介质。
球磨方式:滚筒式、振动式、搅动式。
提高球磨效率的两个基本准则。(1)动能准则:提高磨球的动能。(2)碰撞几率准则:提高磨球的有效碰撞几率。 ;3.1 滚筒式球磨 ;3.1.1 运动形式分析
球磨机转速的限定条件:V临1<V实际<V临2;3.1.2 研磨介质的运动分析
外层研磨介质的基本
运动方程;3.2 振动球磨 ;特点:
① 不存在滚筒球磨的上下临界转速的限制,是一种高能、高效的研磨方法;
② 传动方式是直接与电机相连,因而能高速工作;
③ 粉料与研磨介质的填充率均较高,生产效率高。 ;3.3 搅拌球磨;;;4.1 旋涡研磨 ;4.2 冷流冲击 ;4.3 流态化床气流磨 ;5 粉碎机械力化学
固体物质在各种形式的机械力作用下所诱发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化学变化称为机械力化学效应。
(1)粉碎平衡:物料粉碎至一定时间后,粒度和比表面积不再明显变化而稳定在某一数值附近。
(2)晶格畸变:晶格中质点的排列部分失去其点阵结构的周期性导致晶面间距发生变化、晶格缺陷以及形成非晶态结构等。
(3)晶型转变:在常温下由于机械力的作用常常会发生晶型转变。
(4)化学变化:发生脱水效应、固相反应等。 ;第三节 物理制粉方法;提高雾化制粉效率的两条基本准则:
①能量交换准则:提高液体从系统中吸收能量的效率,以利于表面自由能的增加;
② 快速凝固准则:提高雾化液滴的冷却速度,防止液体微粒的再次聚集。 ;1.1 双流雾化法 ;1.2 离心雾化法 ;1.3 雾化制粉的特性
① 雾化制粉主要用于金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