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 《八声甘州》解读赏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原文】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一、前言 苏轼当初写词的时候,是暗暗将柳永看作竞争对手的。当他写好《江城子?密州出猎》,第一时间给朋友鲜于子骏写信,得意洋洋地宣称:“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柳永的词,在北宋时期广为流传,“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粉丝众多的苏轼自然也会关注同样粉丝众多的“写词歌王”柳永。 在柳永的词中,苏轼最为赞赏的就是这首《八声甘州》,苏轼曾说:“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著名古诗词研究大家叶嘉莹先生也认为这首词,是柳永写“秋士易感”的内容写得最好的一首词,把兴象高远的秋士之感与怀人念远的儿女之情互相结合了起来。 今天,我们就来品读柳永这首千古以来,众口交誉的词作——《八声甘州》。 二、鉴赏 柳永虽然是著名的词人,但《宋史》并没有为他立传。古籍关于柳永资料真伪难辨,王辉斌《柳永生平订正》一文认为,柳永生于987年,于1031年考中进士,他死后由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与陈朝请共同筹划安葬。柳永结过婚,据康熙《崇安县志》卷七记载:柳永有子名涚,字温之,庆历六年登贾黯榜进士,官至著作郎。关于柳永死后凄凉无比,由群妓合资安葬以及“吊柳会”,这些都是街谈巷议的以讹传讹。宋人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说,柳永终职于屯田员外郎,死在行旅中,归殡于润州僧寺。当时王安礼担任润州太守,四处寻求柳永后人讯息,在没有找到的情形下,就自己出钱将他安葬了。 这首词的创作年代不详,但从词作内容来看,是柳永在羁旅落拓、登高思乡时写下的作品。全词充满了失意之态,念远之情,情感悲慨,格调俊爽。 词的上片写凄清的秋景,泼洒出寒士的江湖落魄。以“对”字领起,以“无语”煞尾。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意思是面对着潇潇的暮雨,从天而降,雨点洒落江面。经过这一番雨洗过后,秋景寥阔清朗。词人以“对”字统帅上片。出场便是“暮雨”、“江天”、“清秋”三个意象。“暮雨”,牵引出晦暗与阴郁的情绪;“江天”,铺排出辽远与宏阔的空间。“暮雨”与“江天”的组合,本来已经将阴郁的情绪铺排到了至高至远的空间里,词人又不惜笔墨,调出“潇潇”二字来形容“暮雨”,一时急雨,骤然而来。又拈用“洒”字,显出雨的恣肆与放纵。这哪里是“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分明是词人面对沉沦起伏、孤凄落寞的人生,面对生命里难以言说的抑郁和忧伤,面对如烟似缕的凡俗过往中的种种难堪与苦痛,借着这傍晚昏天暗地的雨纵情地奔泻、倾倒了出来。如此一番雨洗排解之后,呈现出一个清爽明朗的秋境来。“洗”字,见秋景清,见江面阔,见天空远,见暮色淡,见愁情减。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意思是霜风渐渐凄凉紧迫,关山江河渐渐冷清萧瑟,落日余晖渐渐斜照在高楼之上。这是柳永悲婉情绪的进一步物化,在所观的“霜风”、“关河”、“残照”里加以了再现。前面我们说一个“对”字统帅词的上片,这里又出现一个“渐”字,引领出三句三个意象:霜风、关河、残照。我们暂且不去看这三个意象后面的描述,单单就这三个意象本身的组合,已经是高华俊爽的绝佳搭配。“霜风”见冷冽,“关河”见渺远,“残照”见悲凉。词人始终将自我的情绪铺排放置在极远极高的空间里。“霜风”紧接“凄紧”二字,逼出了凄然与紧迫的情绪;“关河”紧接“冷落”二字,勾画出孤独与寂寞的处境;“残照”紧跟“当楼”二字,照见着当下此情此境的种种不堪。好一个“渐”字,把那份内心的不甘、不舍、不情、不愿,泼洒在周遭的可观之物上。这里没有“月满西楼”的温润浪漫,没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迫危机,只有“残照当楼”。于此,我们不难看出,词人是在暮色四合的清秋时节,登楼远望,遭遇了一阵急雨,骤然而至,倏忽而停。阵阵凉风袭来,词人远眺关山万重,只见江面凄迷,夕阳的最后一缕余晖斜照在高楼之上。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意思是到处是红花凋零,翠叶枯落,一切美好的景物渐渐衰残破败了下去。“是处”,到处、处处的意思。“红”,指花。“翠”,指叶。“苒苒”,同“荏苒”,指时光流逝。“物华”,指自然景色。这两句以“是处”领起,将秋景从“衰”写到“减”,再写到“休”,层层递进,渲染到绝境。同时,也把自己的忧郁与伤感,推到了极致。无话可说,终究无语凝噎。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意思是只有那滔滔不绝的长江水,寂然无声地向东流淌而去。词人至此,倾诉的欲望已被全然扼住,瞭顾四周:高天残照、红衰翠减、物华休……生命被定格在苍茫的天地之间,无所往、无所兴,无所住,孤寂与凄冷,透心地凝固。不得不借助这一江流水,寂然流淌

文档评论(0)

丹青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