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 140-1999有线电视系统输出口(5~1000MHz)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pdf

GY 140-1999有线电视系统输出口(5~1000MHz)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GY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GY/T 140—1999有线电视系统输出口(5~1000MHz)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Specifications and methods of measurement on systemoutlets (5~~1000MHz) used for CATV systems1999-11-17 发布2000-02-01 实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 GY/T 140-1999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广技监字[1998]40号文关于下达“广播电影电视部1998年制、修订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制订的。本标准适应有线电视技术发展的需要及我国广播电视技术规范的要求。在大量的实验数据基础上,结合有线电视技术发展具体情况扩充了GB/T11318·12-1996《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第12部分:系统输出口通用规范》的性能指标范围。同时针对目前普遍使用的先进仪器设备,补充了相应的测量方法。本标准由全国广播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广播电视科学研究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计量检测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元莉、尤玉珍、汪章瑞、徐学东、韩梅。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有线电视系统输出口(5~~1000MHz)入网GY/T 140---1999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Specifications and methods of measurementon system outlets (5~1000MHz) used for CATV systems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有线电视系统输出口(5~1000MHz)(以下简称部件)的性能参数要求和测量方法。对能确保同样测量准确度的任何等效测量方法也可以应用。有争议时应以本标准为准。本标准适用于有线电视系统输出口(5~1000 MHz)性能参数的检测,并作为入网评价技术依据。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Y/T 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B/T 6510--1996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T/T11318.1—1996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第1部分:通用规范GB/T11318.12—1996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第12部分:系统输出口通用规范3产品分类按输出口数和相应用途分为单输出口(TV)和双输出口(TV和FM)。按电路程式分为滤波器式和宽带传输线变压器式。4 技术要求4.1一般要求4.1.1要求部件的外观应整洁,表面不应有明显凹痕、划伤、裂纹、毛刺、变形等现象;表面镀涂层不应起泡、龟裂和脱落;金属件不应有锈蚀和机械损伤;灌注物不应外溢。开关、按键、旋钮的操作应灵活可靠,整机机械结构及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说明功能的文字符号和图形符号标志应完整、正确、清晰、牢固,图形符号应符合GB5465.2的规定。4.1.2试验方法用目测法和(或)手感法进行检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1999-11-17批准2000-02-01 实施41 GY/T 140-19994.2 性能参数要求终端式系统输出口的性能参数要求见表1表1终端式系统输出口性能参数单参数序号项目单孔区位5~~300MHz≤0.5TV: ≤2.5插入损耗300~~1000 MHz≤1.01dBFM: ≤10带内平坦度(TV)±1.5(各频道内≤0.5)2≥ 14 (5~65 MHz)≥ 16 (87~550 MHz)3反射损耗P≥ 14 ( 550 MHz)≥ 14 (87~108 MHz)相互隔离dB≥264(TV—FM)aP≥905屏蔽衰减5 测量方法可以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或用扫频仪进行测量,如有争议时以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为准。5.1相互隔离、插入损耗5.1.1用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测量5.1.1.1测量方框图如图1所示。网络分析仪被测部件图1用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测量的设备连接5.1.1.2测量步骤a将网络分析仪的频段设置于该测的频段范围内,测量选择“传输”测量状态。42 GY/T 140-1999b将被测部件对应上述指标相应端口接入网络分析仪的“射频输出”端到“射频输入”端之间。c在网络分析仪显示屏上读出衰减曲线的相应取值,记为所测得的上述相应指标的测量值。5.1.2用扫频仪进行测量5.1.2.1测量方框图如图2所示。Q扫频仪VdBdBA1A2检波器被测部件图2用扫频仪进行测量的设备连接5.1.2.2测量步骤:a先不接被测部件,直接连通测量系统。调整扫频仪及可变衰减器A1,使扫频仪的输出信号电平足够大,以使显示器显示出一定幅度的清晰曲线。这时A2应预置在一个合适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