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七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青海省西宁市七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卷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3 3页 试卷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3 3页 青海省西宁市七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秦始皇创制了六枚一套御玺,分别刻着“皇帝之玺”“天子之玺”“皇帝行玺”“天子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信玺”。如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玺”;若任命四夷官员,则用“天子之玺”;信玺用于对国内和四夷用兵事宜,行玺则为皇帝外巡时随身携带。由此可知,这套“御玺”(???) A.标志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B.表明皇帝是秉承天命的真龙天子 C.设置了内外两种系统处理国事 D.构建了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官制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玺”,任命四夷官员则用“天子之玺”;“信玺用于对国内和四夷用兵事宜,行玺则为皇帝外巡时随身携带”,反映了秦朝的“御玺”设置了内外两种系统处理国事,C项正确;郡县制的推行,标志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排除A项;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三公九卿制构建了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官制,排除D项。故选C项。 2.唐初版图不断扩大,导致帝国长期受到回纥、南诏和吐蕃等的威胁。唐玄宗时设立了十个军事重镇进行驻防,总兵力达到了40多万,至于唐朝中央控制的军队,总计只有20余万。这一措施(???) A.旨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军事格局 C.解决了传统军事格局的弊端 D.直接导致藩镇割据局面出现 【答案】B 【详解】根据“唐玄宗时设立了十个军事重镇进行驻防,总兵力达到了40多万,至于唐朝中央控制的军队,总计只有20余万。”可得出唐朝设立重兵防御边境的少数民族,使军事上出现了外重内轻的局面,导致之后地方势力不断变大,威胁中央集权,B项正确,排除A项;弊端并没有解决,排除C项;“直接”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3.宋太祖在建国之初,设立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与政事堂并立“对掌大政”,号称“二府”。宋太祖的目的是 A.加强对官员的监督 B.防止地方势力壮大 C.削弱宰相军事权力 D.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设立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与政事堂并立“对掌大政”,号称“二府”。”,可见,枢密院的设立分化了宰相的权力,故C符合题意;枢密院掌管军事,而非监督百官,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地方势力,故B不符合题意;“二府”的出现,与行政效率的提高没有直接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如表是《中国古代人口分布统计表》,表中数据变化,可用于说明(???) 时间 全国总人口 长江流域占比 珠江流域占比 黄河流域占比 公元2年 约5900万 23% 2% 75% 公元750年 约5300万 36% 3% 61% 公元1078年 约9000万 58% 7% 35% A.三次人口大迁徙趋势是由北向南 B.人口迁移带动我国经济重心南移 C.连年战乱造成黄河流域人口锐减 D.政治中心南移推动北人持续南迁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古代南方人口越来越多,人口迁移为南方带来充足的劳动力、生产技术等,带动我国经济重心南移,B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连年战乱是造成黄河流域人口锐减的原因之一,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政治中心南移,排除D项。故选B项。 5.明朝前期,政府规定除朝贡贸易外,民间不得从事海外贸易;明朝中期,有关开海禁海的斗争由地方达到中央。这说明,明中期 A.海外贸易需求日益强烈 B.民间海上贸易渐趋兴盛 C.对外贸易格局发生变化 D.海防建设不断受到关注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明朝前期实行海禁政策、中期反对海禁政策,可见,海禁政策不得民心,海外贸易需求日益强烈,故A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明朝中期民间海上贸易,故B不符合题意;对外贸易格局在材料中未涉及,故C不符合题意;海防建设与题干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6.据某学者统计,明代从洪武到嘉靖200年间主要实行“海禁”,隆庆、万历以后部分“开禁”,“海禁”时间是“开禁”的3倍;清代前期196年,39年“闭关”,157年基本开放,其中1757~1840年实行广州一口通商的“半闭关”。明清时期的“海禁”和“闭关” A.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 B.旨在保护民族经济的发展 C.推动了国内各地区长途贩运贸易的兴起 D.反映出经济状况逐渐恶化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长期执行,严重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所以明清时期的“海禁”和“闭关”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

文档评论(0)

cyswl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