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_T 480.3-2004(2015)柃木 第3部分:加工技术.pdf

DB33_T 480.3-2004(2015)柃木 第3部分:加工技术.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020.40B 66DB33备案号:15480-2004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 480.32004木第3部分:加工技术Lingmu (Eura Japonica Thumb)Part 3: Processing technology2004-06-03发布2004-07-03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T 480.3—2004前言DB33/T480-2004《格本》分为四个部分:第1部分:苗木;第2部分:裁培技术:第3部分:加工技术;第4部分:商品检木,本部分为DB33/T480-2004的第3部分。本部分由舟山市农林局提出。本部分由浙江省林业局归口。本部分由舟山市农林局负责起草,舟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舟山市拎木科技示范园区、定海区农林局参加起草。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丁方明、贺位忠、石磊、额忠明、柴雪芹。 DB33/T 480.3—2004拎木第3部分:加工技术1范围DB33/T480的本部分规定了检本的采集、加工场所、加工工艺本部分适用于铃本枝条的加工生产,2枝条与采集2.1新鲜枝条的来源按产地环境可分为野生和人工裁培两种。2.2质量要求应选用无病虫危害、生长健壮、叶片大小适中,叶面平展,色泽绿亮的一、二年生枝条。2.3采集时间枝条采集全年均可进行,野生木3月-6月控制采集。2.3采集方法枝条的采集严禁用刀砍、折枝等破坏性采集方法,应用手枝剪剪取,剪取长度控制在25cm-45cm,老枝不应采集。2.4枝条的盛装、运输枝条采下后,要轻放,防止挤压、风吹、日晒,野外采集的枝条应当日运到加工场地,3加工场所3.1加工场所应选择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无其他污染的地区,加工车间应做到空气流通、采光明亮、排水良好。3.2加工场所应有养生水槽、水池,3.3加工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加工的废弃物应及时清理。4加工工艺4.1工艺流程理枝养生→清洗→成形→检验→暂养→冷藏→包装。4.2工艺要点4.2.1理枝养生原料采集当天进入车间前,先清除虫枝、病枝、烂枝、粗枝,枝条下部用手枝剪剪齐,垂直有序地放入槽中养生,浸水深度在10cm-15cm,养生时间在2h以上,保持通风、避光,4.2.2清洗在水槽中用排剧逐枝将叶片和枝条清洗一遍,除去灰尘、杂物及黄叶。4.2.3成形按产品的规格,进行拥扎成形,正面色泽深绿发亮、自然弧形,感官良好,呈丰满状。4.2.3.1骨干枝选择3枝-5枝自然形状好的作为骨干枝,按产品规格定出外形。 DB33/T 480.3—20044.2.3.2配枝选择符合要求的枝条进行配枝理叶,摘除虫叶、黄叶、老叶、卷叶,做到叶片大小均勾,无空洞、凹缺4.2.3.3成形将基部10cm以下的叶片全部摘除,量手柄状,柄粗1.5cm-2.5cm。4.2.3.4 捆扎用橡皮筋在手柄基部3cm-5cm处扎紧、扎牢,4.2.4检验对加工的产品,用肉眼和钢卷尺逐束按标准进行检查验收,不符合标准的,重新进行加工成形.4.2.5智养加工成形的产品放入水池中暂养,应排列有序,严禁挤压、叠放,枝的下部应用手枝剪再剪一刀,切口要整齐,水深5cm-7cm,并避免叶面沾水,暂养时间宜在2h左右。4.2.6冷藏成品用湿药棉掩盖手柄基部,外包塑料薄膜,再用橡皮筋扎牢,放入冷藏库贮存,温度控制在0℃左右,时间不应超过一周。4.2.7包装将成品装入规定尺寸的纸箱内,2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