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27.100F 23DL备案号:507622015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753—2015代替 DL/T 753 — 2001汽轮机铸钢件补焊技术导则Technical guide for repair welding of cast steel parts in steam turbine2015-07-01发布2015-12-01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
DL / T 753 2015目次前言·引言·III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A一般规定5焊前准备6补焊工艺补焊质量检验补焊返修技术文件附录A(规范性附录)常用母材补焊预热温度及焊接材料
DL/T 753—20可在较低的预热温度下(见附录A),沿整个坡口表面用同质焊丝或焊条敷焊3mm~5mm的打底层,然后再用同种焊条在室温下补焊。当填充补焊在室温下进行时,应采用温度测量设备进行监测,道间温度不高于预热温度上限+100℃。7补焊质量检验7.1外观检验7.1.1补焊区应进行100%外观检验。7.1.2外观检验可采用目视、焊缝检验尺或其他外观检测专用设备。7.1.3熔数金属表面应平整,并平滑过渡到母材。7.1.4补焊焊缝边深度不得大于0.5mm,累计长度不得超过该补焊区周长的15%,且连续长度不超过100mm。密封面焊缝不允许存在咬边缺陷。7.1.55补焊区不允许存在裂纹、未熔合、未焊透、气孔、夹渣等缺陷。7.2无损检测7.2.1表面无损检测应对补焊区和周围母材进行表面无损检测铸钢件和焊接材料均为铁磁性材料的,其补焊区域宜采用磁粉检测。铸钢件和焊接材料其中之一为奥氏体钢的,其补焊区域宜采用渗透检测。承压管道和管件的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测应分别符合JB/T4730.4和JB/T4730.5的要求,承压管道和管件之外部件的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测应分别符合GB/T 9444 和 GB/T 9443 的要求。若磁粉检测或渗透检测发现熔合区线状显示,应在擦去线状显示后,采用5倍~10倍的放大镜观察,此时如果难以确定检验结果,可采用其他方法进行检验。7.2.2内部无损检测当补焊区材料适合超声波检测时,应进行超声波检测。超声波检测工艺和部件质量应符合GB/T7233.2的要求。7.3理化检验7.3.1金相检验工艺应符合DL/T884的要求。现场具备金相观察条件的,应在现场进行金相观累;现场不具备金相观察条件的,可采用金相复型技术。7.3.2补焊熔敷金属和热影响区的微观组织应无裂纹、过热组织和硬的马氏体组织。9%Cr~12%Cr系列钢补焊区的微观组织中5-铁素体含量应符合DL/T438的要求。7.3.3补焊后应对母材、焊缝和热影响区进行硬度测试,并做好记录。8补焊返修8.1应对发现的补焊区缺陷进行分析。8.2当补焊区出现裂纹类缺陷时,应重新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或补焊工艺试验,合格后再进行补焊,8.3补焊区返修前应将缺陷彻底清除,应按照本标准第6章的规定进行。8.4同一位置返修不宜超过2次,如果超过2次,应当经过上级技术负责人批准。8.5返修后应按初次补焊的质量检验方法进行质量检验,且返修区域和返修作业影响区域的质量要求应不低于初次补焊。8.6返修的部位、次数和返修情况应当存入技术档案。7
DL/T术文件9.1补焊技术文件应及时编制和存档,属金属技术监督规程管理的部件的补焊技术文件应符合DL/T438的相关规定。9.2补焊技术文件内容包括:a)焊接材料质量证明书、焊接工作人员资格证书。b)补焊工艺方案、作业指导书、热处理记永、补焊质量检验报告和技术总结报告。c)按照本标准形成的其他相关工艺文件。
DL /T 753 —2015附录A(规范性附录)常用母材补焊预热温度及焊接材料常用母材补焊预热品度及焊接材料见表A.1。表A.1常用母材补焊预热温度及焊接材料异质冷源热补焊同质冷焊母材种类及等钢牌号焊材预热温度焊材预热混度焊材预热温度C钢ZG230-450E5015不推荐采用注1E5015E5016E5016注1C-Mn )ZG270-500不推荐采用ZG20CrMoER55-B2ZG22CrMo60E5515-1CM250300E6215-2C1M非标准牌号ER55-B2的铸锅件冷ZG15Cr1Mo60~100E5515-1CM150~200焊专用低复≤100E6215-2C1M低碳焊条ZG15Cr2Mo60~100ER55-B2低合全ZG15Cr2Mo1SNi6082E6215-2C1M150~200耐热钢ENi6182ZG20CrMoV80~150ER55B2MnVE5515-1CMV250~300ER55B2MnV不推荐采用不推荐采用ZG15Cr1Mo1V80~150E5515-1CMVE5515-1CMWV250~300E5515-1CMVNb15Ni1Mn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7_T 2626-2014脉红螺.pdf
- DB64 658_2010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规程.pdf
- JBT 9997-199955°圆柱管螺纹圆板牙.pdf
- JG 5012-1992建筑机械与设备包装通用技术条件.pdf
- DB64 672_2010脱硫废弃物改良碱化土壤水盐调控技术规程.pdf
- GA_T 2000.103-2015公安信息代码 第103部分:涉案单位责任人类别代码.pdf
- MHT 4008-2000空管雷达及管制中心设施间协调移交数据规范.pdf
- JBT 8774.12-1998机床电气系统辅件 单管固定座.pdf
- JT_T 1110-2017多式联运货物分类与代码.pdf
- DB37_T 1997.3-2011物业服务规范 第3部分 高校物业.pdf
- LDT 71.25-2000铁路工业制齿工劳动定额制定 第四部分:磨齿劳动定额制定.pdf
- EJT 668-1992压水堆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压力边界泄漏探测系统及设计准则.pdf
- DB33_T 681-2008(2013)机插水稻盘式育秧技术操作规程.pdf
- GA_T 2000.35-2014公安信息代码 第35部分:居住场所分类与代码.pdf
- JB 5657-1991电气用压敏粘带 聚酯薄膜热塑性胶粘带.pdf
- GY 212-2005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编码器、解码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pdf
- HY 063-2002管式陶瓷微孔滤膜元件.pdf
- JC_T 2130-2012移动电子产品视屏盖板玻璃.pdf
- FZ_T 92067-2014自动整纬装置.pdf
- GA_T 1136-2014公共安全行业标准体系表编制规则.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