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_T 14006-2015页岩气气田集输工程设计规范.pdf

NB_T 14006-2015页岩气气田集输工程设计规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75.020E 16NB备案号:522152015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NB/T 14006—2015页岩气气田集输工程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of Shale Gas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2015-10-27发布2016-03-01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 NB/T 14006—2015目次前言引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集输工程5.2井场5.3集气站5.4集输管用5. 5页岩气处5.6压装给水气田水系统仪表与自动控计量站场总图站场址站址防洪数布配电8.28.38.4给排水8.5消防8.6建筑与结道路离蚀控制内离蚀控制9.2外离蚀控制-8- NB/T 14006 — 20157.1.2站场址选择应根据气田地面建设总体规划,结合所在地区的城镇规划,充分利用已有公路、水、电等依托条件。7.1.3站场址应根据井口位置、产量和压力变化、钻井时间、采集气管道、周边地形地貌,进行方案比选,优化站场位置、数量和工程量,方便后期增压扩建,控制采、集、输气管线长度。7.1.4站场选址吡邻井场时,应充分考虑修井操作场地。7.1.5站场址选择应结合国家和当地土地管理部门的有关政策,应节约用地,尽量少占、不占用耕地。7.2站址防洪及排涝站场的防洪设计标准应符合SY/T0048的有关规定。7.3区域布置站场等级划分和区域布置,应符合GB50183的规定。7.4总平面及竖向布置7.4.1站场总平面及竖向布置应符合GB50183、SY/T0048和GB50016的有关规定。7.4.2结合气田滚动开发的特点,站场总平面和竖向布置应对近期和远期进行衡接,绕一规划、分期实施,且便于后期施工扩建。7.4.3并场布置应充分利用钻井场地。7.4.4井场生产区和放空区应与钻井作业区、压裂区、临时营地和钻井放喷池功能分区明确,遵免生产、钻井作业和营地相互影响,便于连续钻井、压裂和修井作业。7.4.5并场内通道宽度应综合分析生产通检和后期施工要求。7.4.6并站场整向布置应结合周边地形情况,竖向排水应结合外部排水系统情况。管线综合布置7.5.1管线综合设计应符合GB50350、SY/T0048和GB50187的有关规定。7.5.2丛式井场的管线应统一规划布置,满足连续钻井、压裂和施工作业的要求。8公用工程及配套设施8.1供配电8.1.1电力负荷分级8.1.1.1站场电力负荷分级应符合GB50350的规定。8.1.1.2当站场无天然气凝液处理设施时,电力负有等级为三级。8.1.2供电电源8.1.2.1供电方案应根据区块位置,结合电源条件、气田浪动开发和用电情况确定。供电电压应根据用电负荷的分布及用电量预测、输电线路长度综合比较确定。8.1.2.2井场电源宜优先考虑小型光伏发电,对临时用电设备可设置临时发电设备,宜优先选用柴油发电,当站场设置连续工作的电动机时,供电电源宜从所在地区电网取得;当从所在地区电网取得电源不经济或不可靠时,应设置自备电源,自备电源宜利用页岩气发电。8.1.2.3当供电电源从所在地区电网取得时,结合各类站场操作条件,可适当设置在线式不间断电源装置或应急发电机组。除处理厂控制中心不间断电源装置可采用元余设置或双重设置外,其余站场的不闻6 NB /T 14006 —2015断电源装置宜按单台设置。不间断电源装置的蓄电池后备时间不直超过1h:对已设置应急发电机组的场所,应缩减不间断电源装置的蓄电池后备时间。8.1.3变配电8.1.3.1各类站场的变配电系统设计应符合GB50350的规定。8.1.3.2应采用模块化变配电设备,并场配电宜采用软电缆明敷,8.1.3.3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工艺装置及金属管道的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不微跨接。8.1.3.4架空电力线路设计应符合GB50061及GB50545的规定。8.2通信8.2.1通信系统应满足气田各生产管理部门对通信业务的需求,并根据气田开发的规划,选择相适应的通信方式。8.2.2充分利用现有的公网通信资源建设气田通信网络;当井场依托公网通信有困难时,可自建光缆组网或采用无线通信网络。8.2.3气田井场通信业务以传输生产数据为主,兼顾图像的传输。8.2.4气田站场的通信系续设置应符合GB50350的规定。8.2.5气田集输管道巡检和维抢修部门,1宜选用移动通信设备8.2.6安装于爆炸危险区内的电话、广播、工业电视监视设备及用于爆炸危险区内的无线通信设备,应符合该危险区的防爆等级要求。8.3供热与暖通8.3.1供热与暖通设计应符合GB50350的规定。8.3.2生产与采暖(生活)用热负荷宜单独考。8.3.3供热介质宜采用热水:热水供热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选用燕汽、有机热载体或其他供热介质。8.3.4供热设备宜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