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020.01B 16DB33备案号:19062-2006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 267—2006代替DB33/T 2672000松材线虫病综合治理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re management of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2006-03-27发布2006-05-27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T 2672006前 言本标准代替DB33/T267-2000《浙江省松材线虫辆综合防治技术规程》,与DB33/T267-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由《浙江省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改为《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政主管部门”;“各县市”改为“各县(市、区)”:“松墨天牛”改为“松褐天牛”,文本中第一次出现病虫名称时,增加了拉丁学名:“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第6、7、8、9章中悬空段加上节编号: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蒋平、赵锦年、柴希民、吾中良、何志华、沈杰、朱云峰。
DB33/T 2672006松材线虫病综合治理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综合治理的总则、治理区划、规划设计、疫情监测和调查、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营林措施、病术清理、疫本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范围内的松材线虫病综合治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LY/T1123-1993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3总则3.1为有效防治松材线虫病,防止疫情传播蔓延,确保除治质量,根据《林业部森林病虫害工程治理项目管理暂行法》以及现有的象杯病虫害防治新技术,结合渐江实际,制定本标准。3.2松材线虫病治理实行“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4工程治理区划4.1以各县(市、区)为单位,根据松材线虫病的传插播规律,发生区所处的地理环境、林分用途、发生面积、危害程度、发生历史、除治技术水平等因素,划分不同发生类型,实行分类施策,4.2区划内容应包括不同类型区的特点、范国、面积、区划设计表、区划图等。5规划设计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全省总体规划和松材线虫病发生实际情况,制定本县(市、区)项目总体设计,以小班为单位,制定作业方案,绘制小班作业图、表,标明作业方法。疫情监测和调查6.1监测和调查方法。疫情监测分别采用引诱剂监测和人工地面监测,同时定期进行全面疫情调查。6.2引诱剂监测。在监测区定点放置诱捕器,使用适量的引诱剂注入诱捕器中,将被诱捕的松褐天牛(Monochamasaltermaus)取回实验室作分离线虫的检验,确定监测区是否发现松材线虫。根据松福天牛带松材线虫情况组织人力进行病树调查。6.2.1诱捕器的设置。用“松褐天牛诱捕器”在松材线虫病发生的边缘区,重点疫情监控区布点,每个诱捕器之间相距140m。诱捕器设在山脊、林道旁空气较流通处。6.2.2诱捕器挂放时间和方法。松褐天牛成虫羽化初期开始,在监测点悬挂诱捕器,直至羽化完毕。用根小木棍(两端分别固定在2株松树上),诱捕器挂在木棍中间,用铁丝绑牢,防止被风吹落,诱捕2
DB33/T 267—2006器下端离地面1.3m左右,6.2.3引诱剂型号选用“妊干类害虫引诱剂”。6.2.4引诱剂使用方法。打开瓶盖,撕去密封膜,将引诱剂直接置于诱捕器中,每隔15天更换一瓶引诱剂。6.2.5诱捕器结果检查。松褐天牛成虫羽化期每隔3天一5天检查一次,收取诱捕器集虫罐中的松福天牛.6.2.6将诱捕到的松询天牛带回实验室作线虫分离鉴定,检验松天牛体中有无携带松材线虫:若经检验发现松褐天牛体中带有松材线虫,则表明该监测点发生松材线虫病.随即组织人力在该监测点进行病树调查。6.3人工地面监测6.3.1松材线虫病发生边缘区是监测重点病区外围和非病区交界林分应设立固定或流动监测点,每月各监测一次。定期采集枯死木样品进行分离镜鉴。6.3.2根据引诱剂诱捕的松褐天牛检验结果,一旦确认松褐天牛带有松材线虫,则在诱捕器放置点周国,半径70m或稍远范围内,采用“流胶法”诊断出病树,采集样品进行分离镜鉴,确定疫情发生地点.6.3.3动员基层林业工作人员和群众,结合营林、护林等工作,随时向当地森防机构报告发现可疑病、死树的地点。6.4疫情调查6.4.1非发病区的疫情调查。每年3月一4月和8月一10月对本行政区域的松林各调查一次.重点调查交通沿线两侧、风景旅游区、大型工矿企业、仓库、驻军营房、城镇周围或电视发射台等附近的松林。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7_T 2268-2013茶园越冬防护技术规程.pdf
- JBT 8888-1999环芯法测量汽轮机、汽轮发电机转子锻件残余应力的试验方法.pdf
- GA_T 1646-2019法庭科学 疑似毒品中美沙T检验 液相色谱和液相色谱-质谱法.pdf
- DB37T 948-2007企业节能规划编制指南.pdf
- JBT 9162.37-1999测头 尺寸.pdf
- JB_T 831-2016热带电力变压器、互感器、调压器、电抗器.pdf
- DB37_T 3030-2017化妆品中α-羟基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pdf
- JGT 3025-1995Π型钢筋混凝土天窗架.pdf
- JBT 7766-1995指轮式搂草机型式与基本参数.pdf
- DB37T 682-2007棉纺织喷气织机值车工作法.pdf
- EJ_T 20110-2016钠冷快中子增殖堆设计准则 电缆敷设和隔离.pdf
- JRT 0030.1-2006信贷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规范 第 1 部分:信用评级主体规范.pdf
- JBT 5970-1991电气用压敏粘带 试验方法.pdf
- JBT 8237-1999直角棱镜.pdf
- MH_T 0040-2012民用运输航空公司网络与信息系统风险评估规范.pdf
- JBT 7775.2-2008铜钨碳化钨真空触头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气体容量法测定碳量.pdf
- DB37_T 2406-2013肉鸡发酵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pdf
- JBT 5830-1991冲模--圆凹模.pdf
- JBT 7641.1-1994电传动矿用自卸车技术条件.pdf
- HJ 51-1999水质 全盐量的测定 重量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