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27.10F10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810—2007工业企业能源计量工作确认规范2007-12-3发布2007-12-10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8102007前 言本标准由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山东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延波、韦靖、林振强、刘继义。-
DB37/T8102007当获得的确认证据表明不能达到确认目的时,考评组组长应当向确认实施组织和受确认方报告理由以采取适当的措施,可包括重新确定或修订确认计划、改变确认目的、确认范围或终止确认。在现场确认中,若出现任何明显需要改变确认范围的情况,应当经确认实施组织批准。7.4.3和观察员的作用和职责由负资确认的组织指派的观紧员可以与考评组随行,但不应当影响或干涉确认的实施,由受确认方指派的间导应当协助考评组,并且根据考评组组长的要求行动。他们的职资包括:a)建立联系并安排面谈时间:安排对场所或组织的特定部门的访间:(3确保考评组成员了解和遵守有关场所的安全规则和安全程序:(p代表受确认方对确认进行见证: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作出说明或提供帮助。7.4.4信息的收集和验证与确认的目的、范围和准则有关的信息,包括职能、活动和过程间相关的信息,应当通过适当的抽样和现场试验予以收集并验证。只有可验证的信息可以作为确认证据,确认证据应当予以记录。通过适当的抽样、现场试验和验证进行收集对照确认准则进行评价评审确认结论。收集信息的方法包括:a)面谈;b)对活动的观察:c)文件评审:d)现场确认,7.4.5形成确认发现应对照确认准则评价确认证据以形成确认发现。确认发现能表明与确认准则的符合或不符合。当确认目的有规定时,确认发现能够识别改进的机会。与确认准则的符合情况应当予以归纳,以表明对场所、能力和过程进行了确认,如果包括在现场确认计划中,应记求每个符合的确认发现及其支持证据,应记求不符合以及支持的确认证据。应划分不符合类型和不符合程度。按不符合类型分为:文件不符合、实施不符合和效果不符合三种。按不符合程度分为:主要不符合和次要不符合两种情况。主要不符合是指受确认方体系的运行与本规范的要求不符合,或造成系统性、区域性严重失效的不符合,以及造成严重后果的不符合。次要不符合是指孤立的人为错误,体系文件偶尔未被遵守,造成的后果不严重,以及对系统不会产生较大影响的不符合,应当与受确认方一起评审不符合,以承认确认证据的准确性,并使受确认方理解。应当务力解决对确认证据和(或)确认发现有分歧的间题,并记录没有解决的间题。7.4.6准备确认结论末次会议以前,考评组应当讨论以下内容,以便:a)评审确认发现及在确认过程中针对确认目的所收集的其他适当信息:b考虑确认过程中同有的不确定因系,对确认结论达成一致:c准备建议性意见:讨论确认的后续活动。作出确认结论的基本原则是:确认中如果发现一项主要不符合项,则不能通过确认;如在同一项要求上发现3个或3个以上次要不符合项则构成一个主要不符合项,不能通过确认:此外,对在不同要求上发现次要不符合项15个或超过15个,则也不能通过确认,不能通过确认的,需要整改后再次确认,整改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9
DB37/T8102007作出确认结论后,考评组组长应与受确认方管理层沟通情况,争取对确认结论达成共识,以保证末次会议的顺利进行。7.4.7末次会议末次会议应由考评组组长主持,并以受确认方能够理解和承认的方式提出确认发现和结论,适当时,双方就受确认方提出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计划的时间表达成共识。参加末次会议的人员应当包括受确认方,也包括确认实施组织和其他有关方面人员。必要时,考评组应当告知受确认方在确认过程中遇到的可能导致降低确认结论可靠性的情况。会议应当是正式的并保持记录,包括出席人员的记录。考评组和受确认方应就有关确认发现和结论的不同意见进行讨论,并尽可能通过协商予以解决。如果未能解决,应当记求所有的意见,应当提出改进的建议,并强调建议没有约束性。7.53确认报告的编制、批准和分发7.5.1确认报告的编制考评组组长应当对确认报告的编制和内容负责。确认报告应当提供完整、准确和清晰的确认记永,并包括或引用以下内容:a)确认范围,特别是受确认方的组织、职能单元、过程以及确认所覆盖的时间段:b)确认实施组织:c)考评组组长和成员:(P现场确认活动实施日期和地点;e)确认准则;f)确认发现;g)确认的结论。适当时,确认报告可包括或引用以下内容:a)现场确认计划:b) 受确认方人员名单:c)现场确认过程练述,包括所遇到的降低确认结论可靠性的不确定因和(或)障爵:(p确定在确认范围内,根据现场确认计划达到的目的:(a尽管在确认范围内,但是没有覆盖的区域:f)考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JB 5994-1992装配 通用技术要求.pdf
- JC_T 60007-2022CN室内装饰装修易散发甲醛材料使用要求.pdf
- JB_T 8062-2015无极绳绞车.pdf
- JB_T 6059.7-2015机械压力机锻模 零件 第7部分:垫板.pdf
- DB11T 306.1-2005水利工程数据库表结构 第1部分:总则.pdf
- JBT 7884.3-1999锯齿轧花机 肋条.pdf
- JB_T 12810-2016水煤浆用磨机.pdf
- LYT 1796-2008鼓式削片机 安全要求.pdf
- LY_T 2266-2014林业信息元数据.pdf
- JT_T 808-2011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 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