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59. 080. 20w 61FZ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FZ/T 71001---2003代替FZ/T 71001—1991,FZ/T 71003--1991精梳毛针织绒线Worsted knitting yarn2003-09-04发布2004-0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精梳毛针织绒线FZ/T 71001—2003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电话:6852394668517548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各地新华书店经售*开本880×12301/16 印张3/4字数17千字2003年11月第一版2003年11月第一次印刷印数 1—800书号:155066·2-15405网址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
FZ/T 7100 1--2003(资料性附录)代表性产品技术条件表C.1为精梳毛针织绒线部分代表性产品的技术条件。表 C.1品音2248223621322119262627302813小绞数2222225大绞组成小绞圈数17541316117069410161172203圈长/cm171171171171160160160大绞重量/g250250250250250250250单纱450415400300340340245捻度/(捻/m)合股250230220190220200185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书号:155066·2-15405FZ/T71001-2003
FZ/T 71001—2003前言本标准代替FZ/T71001—1991《精梳毛针织绒线》和FZ/T71003—1991《精梳毛型化纤针织绒线》。本标准非等效采用国际羊毛局标准TWCY1一2000《纱线》,标准中的优等品水平相当于国际先进水平,等品水平相当于国际一般水平。适用范围为:适用于精梳纯毛、毛混纺针织绒线及非毛纤维仿毛针织绒线;技术要求中增如对产品安全性的要求;产品等级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3个品等;以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为产品定等依据。物理指标评等中,单纱断裂强力指标改为考核单纱断裂强度,优等品增加强力变异系数、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的考核,线密度、捻度等指标适当收严,取消圈长偏差率和含油脂率指标;染色牢度统一考核,纯毛、毛混纺产品的耐汗渍、耐摩擦指标适当提高;外观质量评等中部分指标收严并简化了有关条文;一对纯毛产品的纤维含量有更为详细的补充规定;检验规则、包装标志的内容适当简化并补充相关内容。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附录 C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毛纺织分会归口。本标准由北京毛纺织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继红、孙寿椿、李立荣。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FJ 382-1979,FZ/T 71001—1991。FJ 382—1979,FZ/T 71003—1991。
FZ/T 71001—2003精梳毛针织绒线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精梳毛针织绒线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和标志等全部技术特征。本标准适用于鉴定精梳纯毛、毛混纺针织绒线及非毛纤维仿毛针织绒线的品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5296.4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GB/T5706纺织名词术语(毛部分)GB 9994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FZ/T01053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FZ/T20015.6毛纺产品分类、命名及编号绒线FZ/T70001针织和编结绒线试验方法3技术要求技术要求包括安全性要求、分等规定、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的评等。3.1安全性要求精梳毛针织绒线的安全性应符合相关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要求。3.2分等规定精梳毛针织绒线的品等以批为单位,按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的检验结果综合评定,并以其中最低一项定等,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低于二等品者为等外品。3.3内在质量评等3.3.1内在质量评等以批为单位,按物理指标和染色牢度综合评定,并以其中最低项定等。3.3.2物理指标的评等按表1规定。表1项限度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备注纯毛产品含毛量100详见附录A纤维成品中某一纤维含量低于 10%时,其混纺产品纤维含量允许含量/(%)±3含量偏差绝对值应不高于标注含量偏差(绝对百分比)的30%大绞重量偏差率/(%)2. 0线密度偏差率/(%)±2.0±3.5±5.0线密度变异系数 CV/(%)不高于2.5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64 702_2011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规范.pdf
- JBT 3663.1-2006重型卧式车床 第1部分:技术条件.pdf
- JBT 7273.10-1994带可折手柄双幅条手轮.pdf
- JB 6878.1-1993管道式离心泵 型式与基本参数.pdf
- JB 2982-1994摆线针轮减速机.pdf
- DB64 922_2013悬崖菊设施栽培及造型技术规程.pdf
- JBT 4120-1993大型锻造合金钢支钢支承辊.pdf
- DZT 0179-1997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pdf
- LYT 1880-2010木本植物种子催芽技术.pdf
- HG_T 2057-2017搪玻璃搅拌容器用机械密封.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