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言语攻击的伤害性
心理导读:“人类最负面的情感既不是悲痛,也不是愤怒,而是羞耻感。”
01
前些天我姐带她13岁的外甥女来我家做客,有件事让我印象很深刻。
有天,姐姐让外甥女试网上新买的凉鞋,当时外甥女正在睡觉,被她妈火急火燎地喊了起来。兴许也是对新鞋没兴趣,一副懒洋洋不愿配合的样子。
我姐说:“你转个身”,外甥女转身。
“动动脚,合脚吗?”“还好吧。”
“颜色还行吗?”“还好吧。”
“款式还行吗?”“还好吧。”
“要留下吗?”“随你吧。”
“不喜欢也可以退的。”“随你吧。”
……
我觉得外甥女挺受伤的,想去安慰下她,可是从门缝里,看到她坐在床头抱着膝,倔强又委屈的脸,突然很心疼这孩子。
我想到了自己也曾被我妈这样对待过。
初二那年暑假,疯狂地喜欢看书,只要是书就拿回家窝在房间里看。
有天从朋友那借了一本琼瑶小说,封面是一对拥抱的男女。
然后被我妈发现了,她看也不看就认为那是本淫书。
顿时暴怒。
狠狠地骂我“犯贱”“小小年纪看这种不要脸的书”……
几乎用了所有最难听的话来骂我,羞辱我。
是的,是羞辱。
我感到很羞愧,原来在我妈心中,我是个贱货。
事情过去很久了,但那几个词却深深地烙印在我心上。
长大以后,我很怕面对恋爱、面对男女关系方面的事,总有种说不出的羞耻感,好像觉得渴望恋爱是一件犯贱的事情。
而且只要感情出现了状况,这种羞耻感马上就会跑出来攻击我。
因为这样,也间接导致了我在恋爱过程中的坎坷波折。
02
常被羞辱的孩子最乖,也最没自信
直到我开始接触心理学治愈自己,这种羞耻感才慢慢退去。
心理学说:“人类最负面的情感既不是悲痛,也不是愤怒,而是羞耻感。”
绝大部分的负面情绪,都可以通过表达得到释放,比如悲伤时我们哭泣,愤怒时我们发泄。
但羞耻感,是一种最不容易被我们承认和释放的隐秘情感。
在感到羞耻时,我们会尽量减少面部神情,不希望他人觉察。
它不止隐秘,还充满了破坏力。
就像我,在谈感情时,明明是对方的错,我想发泄我的愤怒,但突然被某种涌起的情绪死死按住,只能自伤。
那种情绪就是羞耻!
我想每个家长在对孩子当众批评、语言辱骂时,无非只是希望他能在“教训”中改掉某个“笨懒蠢”的行为。
却不知,我们嘴里的每一句“否定”,让孩子感受到的不止是“我这样的行为很蠢”,而是“我,就是笨懒蠢”!
羞耻与内疚最大区别就在于:内疚是在说“我做了坏事”,而羞耻是“我就是坏的”。
长期被指责、否定下产生的过度羞耻感,会让孩子在内心给自己搭建出一个牢笼——“我不会,我害怕自己做得不好,我不敢,我做了就会被人笑”……
这个牢笼确实让孩子学会了克制、听话。
但也令孩子开始对自我产生怀疑,一点点地圈死了孩子的观察力、好奇心、安全感和自信心。
03
语言的暴力,是你送给孩子的一把屠刀
常常感到羞耻的孩子情绪管理能力也特别差。
为了应对语言暴力之下产生的羞耻感,他们常常会把内心对自我的苛责,外化到了外界和他人身上。
对他人的批评与指责特别敏感、易怒,从而出现更多冲动的失控行为。
曾经看过一个视频,印象特别深刻:
青少年犯罪与童年遭受的语言暴力有很大联系
“废物”“丢人”“猪脑子”“是人都比你强”……
就光是一句句黑白分明的弹在屏幕上,我看着心里都是一阵阵难受,更何况是当这些孩子亲耳听见它们从自己的父母口中蹦出。
是父母这一句一字的脏话,将暴力变得合理化、日常化,甚至以爱的名义被崇高化。
被暴力喂养大的孩子,必将长成扭曲的模样。
他手里的那把尖刀,不是刺向自己(自卑、懦弱),就是刺向别人(暴力、冲动)。
04
别再以“爱”之名,行“害”之实
爱,不应该是如此痛苦的体验,爱里应该有耐心、尊重、呵护、倾听。
我们必须要承认,不是孩子骂了就能教好,而只是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耐心与方法。
所有的了解与沟通、成长与对话都始于尊重。
所有的恶言相向、不耐与取乐,都失于没有尊重。
“教好一个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种。
- 用“温柔而坚定”去守护你的规则
- 指出他的问题,但不必张扬,不贴“标签”
- 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你认为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
- 听他说他的感受,别总以自己的角度与臆想去武断评价
- 别吝啬对他的认可和称赞,记得肯定他每一个微小的进步
- 当他遇到问题时,站在他身后支持他
而伤害孩子最深的,莫过于语言。
它伤不了孩子的身,却能重伤孩子的心,甚至毁掉孩子的一生。
爱孩子,就请收起自己的语言暴力,别再做一言不合就开骂的野蛮人。
把自己炼成一个有修养的人,也把孩子当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作者 :我和友人们聊天发现,不仅是我,身边很多女性朋友都在儿时遭受过母亲的语言暴力,被这种教育方式引发出羞耻感,所以变得很乖,然后这个教育效果似乎就达成了。是真的达成了吗?其实只是我们内心的伤痕别人看不见吧。
我把文中的视频发给姐姐看,她看完有点尴尬地呵呵笑:“这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