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_T 3886-2014国境口岸生物危害因子样品采集、运输、保存方法.pdf

SN_T 3886-2014国境口岸生物危害因子样品采集、运输、保存方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3886—2014国境口岸生物危害因子样品采集、运输、保存方法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and preserving methods of biologicalterrorism samples at frontier port2014-08-01实施2014-01-13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4cCe25 SN/T 3886-2014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1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人境检验检疫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艳华、田洁、任彤、张丽杰、王艺凯、郭惠琳、洪炜、王阳。I SN/T 3886—2014国境口岸生物危害因子样品采集、运输、保存方法范围1本标准规定了国境口岸生物危害因子样品采集、运输、保存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国境口岸生物危害因子样品采集、包装、运输和保存,以及生物恐怖事件现场样品采A集、包装、运输和保存。WT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SN/T1835--2006 出人境口岸食物中毒应急处理规程SN/T1876—2007医学媒介生物标本采集、制作及保存规程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5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亻3.1生物危害因子样品biological terrofism samples在气溶胶施放、污染食物施放、水源施放、医学媒介生物施放等口岸现场所采集的含有细菌、病毒、毒素、支原体等可疑致病微生物的空气、土壤、食品、水和可疑医学媒介生物等。W+4器材与试剂4.1 工具4.1.1采集工具无菌棉签、刷子、纱布、镊子、剪刀、钢铲、采样勺、昆虫瓶、标本瓶、鼠袋、采样袋、塑料离心管(1.5 mL)、广口瓶、细胞冻存管、试管、细菌培养皿、低温保存箱、酒精灯、空气采样器、生物安全运输箱、记号笔、标签纸、标志旗、“生物危险”标识。4.1.2包装工具玻璃容器、金属容器、塑料容器、带缘的塞子、防水袋、冰、干冰、冷冻剂、“生物危险”标识。4.1.3取证工具照相机、摄像机。1 SN/T 3886—20144.2试剂0.9%生理盐水、三氯甲烷/乙醚、菌种保存液、50%中性甘油缓冲盐水(pH8.0)、0.5%明胶Hanks 液。4.3个人防护用品防护服(一次性防护服、多次使用的防护服、连体的、自供气式正压防护服)、线手套、乳胶手套、防护镜、胶(雨)鞋、生物防护口罩、生物防护面具、眼罩、毛巾、75%酒精、驱避剂及其他用品。4.4设备低温保存箱。5总则5.1根据事件线索及流行病学指征,先报告上级,再确定采样的时间、地点及对象。5.2根据先动(气雾、昆虫、小动物)后静(物体表面、土壤、杂物、水)、先近(距袭击点)后远、先密集后稀疏的原则,结合口岸现场地貌特点,选择采集可能带病原体最多的材料。5.3在开展消毒、杀虫和灭鼠等措施前采集样品,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临床样品,采样器具应在每次使用后进行消毒处理。5.4所有样品采集时应保持完整性,各类样品应分装,不可随便拆开;未打开的包装应到实验室采集;样品应采集双份以上,以备复核。5.5采样中遇可疑的未爆炸的炸弹或未打开的邮包、容器等时,不可随意打开或移动,应派专人看守并立即上报请示处理。必要时可采用照相或录像的方式现场留证。5.6所有采集的样品、收集的物品,均应贴上标签,详细记录采样信息,在已采集的地区树立标志。必要时可采用照相或录像的方式现场留证,5.7采样时采样人员应穿一次性防护服或多次使用的防护服、戴生物防护口罩或防护面具,戴手套、眼罩等,必要时穿戴连体的、自供气式正压防护服。5.8采样人员应从事专业工作3年以上,具备生物安全方面的知识,应经过生物安全培训,合格后上岗。5.9所有采集的样品、收集的物品,如不能及时检验或运输时间过长者,应采取措施在一定条件下保存,尽可能维持样品的原样以利于检验或留作备份供复查及鉴定用。6 样品的采集方法6.1空气样品的采集6.1.1空气样品空气样品,一般应在气溶胶团经过的地带内,在气溶胶装置施放或喷酒地点周围150m~200 m以内及空气不流通地段采集。6.1.2菜样方法自然沉降采样将细菌培养基(普通琼脂或含血琼脂平Ⅲ)放于气溶胶气团中心地段,打开皿盖,暴露10 min~30 min,使细菌沉降其上,盖上皿盖。2 SN/T 3886—20仪器采样使用裂隙式空气采样器、滤膜式空气采样器、液体撞击式空气采样器等进行空气采样,操作方法参照仪器使用说明书。6.2物体表面样品的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