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1;Duisburg-Nord生态公园是IBA的12个改造方案中又一种不同的概念。公园占地200多公顷,是埃姆舍公园的一部分,基地内原有工业区占地20公顷左右。
这里曾是A.G.Tyssen钢铁厂的所在地,1985年企业关闭了,围绕这块地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在人们争论的同时,大自然的生花妙手正静悄悄地抚平这里的刨伤。
几年之后,在废弃的铁路上、矿石仓库内,甚至建筑物的裂缝里,长满了植物,大自然重新眷颐了这片土地,有300多种植物回落。
在1989年,埃姆舍公园-国际建筑展组委会和州政府决定把该地块建设为大型景观公园,并举行了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概念的国际竞赛。;2;项目由北威斯特法伦与杜伊斯堡联合开发公司管理,从1991年开始,2000年完成。建成后,项目服务于北杜伊斯堡周边约10万人。;3;Duisburg-Nord生态公园最终由德国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的事务所规划。拉兹采用结构分析法和实用主义手法,对该地原有骨架尽可能少作修改,从而尽可能多保留现有的景观特质,重点在改造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改善这一地区内在的生态和人文景观质量,演绎了一种全新的景观公园类型——后工业景观公园。;在设计中,生态的处理手法是成功的关键。
首先,原有工业遗存和被毫无掩饰的保留下来,部分被赋予新的功能,与景观结合起来,对比统一。
其次,工厂中的植被均得以保留,荒草也任其自由生长。工厂中原有的废弃材料也得到尽可能地利用,如红砖磨碎后用作红色混凝土的部分材料,厂区堆积的焦炭、矿渣成为一些植物生长的介质或地面面层的材料,工厂遗留的大型铁板成为广场的铺装材料。
第三,水的循环利用、污水被处理、雨水被收集,引至工厂中原有的冷却槽和沉淀池,经澄清过滤后,流入埃姆舍河。;生态公园有四个主题:以水渠和储水池构成的水园,散步道系统,新的功能区,以及结合高架步道的铁路公园。
这些主题自成系统,各自独立而连续地存在,只在某些特定点上用 一些要素如坡道、台阶、平台和花园将它们连接起来,获得视觉、功能、象征上的联系。;4;一些原有的工业建筑被开发为运动与休闲场所。 两个大仓库被改造成攀岩运动中心,旧炼钢厂冷却池成为潜水训练基地,鼓风炉上面建了 观景台,铸造厂改置成电影院,一座高100多米、宽60多水、曾是世界第二大的废瓦斯槽被 改造成展览馆,炉渣堆上建成了露天剧场... 新的功能给公园带来了大量的人流。;5;拉兹采用生态的手法处理景观设计,对原有排水渠“老埃姆舍河”进行生态治理,变为水 景公园;通过铺设污水管道使污水与地表水分流,并利用雨水回收技术,使原有的水渠焕发青春。 对原有工业仓库进行改造,在半封闭的小空间里设计出花园、广场系列。
著名的金属广场, 除了美学功能外还能容纳5000名观众举行露天音乐会。设计还利用原有的300米长工业运输天桥,组成高低变化的游览路线。工业化的遗迹与自然不再对立,和谐共生,形成新的景观。;6;英国灯光设计师Jonathan Park为废弃的钢铁生产设备设计了一组照明系统,夜色中的机 器在光怪陆离的灯光下,有如超现实的科幻世界,成为生态公园的又一标志形象。;谢谢聆听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1;Duisburg-Nord生态公园是IBA的12个改造方案中又一种不同的概念。公园占地200多公顷,是埃姆舍公园的一部分,基地内原有工业区占地20公顷左右。
这里曾是A.G.Tyssen钢铁厂的所在地,1985年企业关闭了,围绕这块地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在人们争论的同时,大自然的生花妙手正静悄悄地抚平这里的刨伤。
几年之后,在废弃的铁路上、矿石仓库内,甚至建筑物的裂缝里,长满了植物,大自然重新眷颐了这片土地,有300多种植物回落。
在1989年,埃姆舍公园-国际建筑展组委会和州政府决定把该地块建设为大型景观公园,并举行了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概念的国际竞赛。;2;项目由北威斯特法伦与杜伊斯堡联合开发公司管理,从1991年开始,2000年完成。建成后,项目服务于北杜伊斯堡周边约10万人。;3;Duisburg-Nord生态公园最终由德国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的事务所规划。拉兹采用结构分析法和实用主义手法,对该地原有骨架尽可能少作修改,从而尽可能多保留现有的景观特质,重点在改造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改善这一地区内在的生态和人文景观质量,演绎了一种全新的景观公园类型——后工业景观公园。;在设计中,生态的处理手法是成功的关键。
首先,原有工业遗存和被毫无掩饰的保留下来,部分被赋予新的功能,与景观结合起来,对比统一。
其次,工厂中的植被均得以保留,荒草也任其自由生长。工厂中原有的废弃材料也得到尽可能地利用,如红砖磨碎后用作红色混凝土的部分材料,厂区堆积的焦炭、矿渣成为一些植物生长的介质或地面面层的材料,工厂遗留的大型铁板成为广场的铺装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