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7.140.10B 35NY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5018—2015代替NY/T 5018—2001茶叶生产技术规程Code of practice for tea production2015-05-01实施2015-02-09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T5018—2015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NY/T5018—一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与NY/T5018—2001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一在基地选择与规划方面,修改了遮阳树遮光率参数,增加了茶园远离污染源和边界隔离的要求;在茶树种植方面,细化了种植方法技术参数;在土壤管理和施肥方面,修改了土壤检测年限、酸化土壤pH改良范围,细化了茶园施肥技术参数,增加了土壤重金属等污染物含量超标茶园退茶还林的要求,进一步明确肥料质量要求;在病、虫、草害防治方面,进一步明确茶园禁限止使用农药名单,并在附录C中列出,进一步明确茶园使用的农药必须通过农业部在茶叶上使用登记许可;增加了秋冬季节石硫合剂封园要求,增加了施药操作人员防护要求和药瓶、药袋和剩余药剂处理规定;增加了档案记录和保管方面的具体要求。本标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阮建云、陈宗懋、马立锋、孙晓玲、肖强、韩文炎。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NY/T 5018—2001。I
NY/T5018—2015茶叶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茶叶生产的基地选择规划,茶树种植,土壤管理和施肥,病、虫、草害防治,茶树修剪,茶叶采摘和档案记录。本标准适用于茶叶的田间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5084灌溉水环境质量标准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GB11767茶树种苗GB15063复混肥料(复合肥料)GB/T17419含氨基酸叶面肥料GB/T17420微量元素叶面肥料GB18877有机一无机复混肥料NY/T225机械化采茶技术规程NY 227微生物肥料NY525有机肥料NY5020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3基地选择与规划3.1茶园环境3.1.1基地应远离化工厂和有毒土壤、水质、气体等污染源。3.1.2与主干公路、荒山、林地和农田等的边界应设立缓冲带、隔离沟、林带或物理障碍区。3.1.3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5020的规定3.2园地规划园地规划与建设应有利于保护和改善茶区生态环境、维护茶园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发挥茶树良种的优良种性。3.3道路和水利系统3.3.1根据基地规模、地形和地貌等条件,设置合理的道路系统,包括主道、支道、步道和地头道,便于运输和茶园机械作业。大中型茶场以总部为中心,与各区、片、块有道路相通。规模较小的茶场设置支道、步道和地头道3.3.2建立完善的水利系统,做到能蓄能排。宜建立茶园节水灌溉系统。3.4茶园开垦3.4.1茶园开垦应注意水土保持,根据不同坡度和地形,选择适宜的时期、方法和施工技术。3.4.2平地和坡度15°以下的缓坡地等高开垦;坡度在15°以上时,建筑内倾等高梯级园地。1
NY/T5018—20153.4.3开垦深度在50 cm以上,在此深度内有明显障碍层(如硬塌层、网纹层或犁底层)的土壤应破除障碍层。3.5茶园生态建设3.5.1茶园四周或茶园内不适合种茶的空地应植树造林,茶园的上风口应营造防护林。主要道路、沟渠两边种植行道树。3.5.2除北方茶区外其他茶区集中连片的茶园可适当种植遮阳树,遮光率控制在10%~30%。3.5.3缺丛断行严重、覆盖度低于50%的茶园,补植缺株,合理剪、采、养,提高茶园覆盖度。树龄大、品种老化的茶园应改植换种。3.5.4土壤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茶园退茶还林。4茶树种植4.1品种选择4.1.1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和所制茶类并经国家或省级审(认、鉴)定的茶树品种。4.1.2合理配置早、中、晚生品种,种苗质量符合GB11767中I、Ⅱ级的规定。4.1.3从国外引种或国内向外地引种时,应进行植物检疫,符合GB11767的规定。4.2种植方法4.2.1平地茶园直线种植,坡地茶园横坡等高种植;采用单行条植或双行条植方式种植,满足田间机械作业要求;单行条植行距1.5m~1.8m、丛距0.33m,双行条植行距1.5m~1.8m、列距0.3m、丛距0.33m,每丛1株~2株。4.2.2种植前施足底肥,以有机肥和矿物源肥料为主,底肥深度在30 cm~40cm。4.2.3种植茶苗根系离底肥10cm以上,防止底肥灼伤茶苗。5土壤管理和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HT 1548-2004工业用1-丁烯中微量丙二烯和丙炔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pdf
- TBT 2550-1995JZ-7型机车空气制动机单独制动阀技术条件.pdf
- SN_T 2731-2010非金属矿中石棉的定性方法 X射线衍射-显微镜观察法.pdf
- NY 5035-2001无公害食品 肉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pdf
- NYT 1015-2006小型喷灌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pdf
- QB_T 4271-2011全封闭型电动机-压缩机用无功耗电子式启动器.pdf
- QC_T 835-2010汽车空调用双向斜板式定排量压缩机总成技术条件.pdf
- SJT 10148.7-1991电气简图的编制方法 线缆连接图和线缆连接表.pdf
- SL 110-2014切土环刀校验方法.pdf
- SNT 2526-2010鲜切花溴甲烷库房熏蒸除害处理规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