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裴松对《武帝纪》的注释与评论
《三国志》称“始于曹操”。
一、 以“雅性节流”“文儒”“酷虐变诈”为背景,总结文而学的优势,为人以利益驱才,能发挥作用
曹操是东汉末年最关键的人物,陈寿的评价是: “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 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 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武帝纪》裴注征引材料最多的是王沈《魏书》。据《三国志人名索引》附录 《三国志裴注引书索引》,裴注引用《魏书》达190条,而在本卷中就征引了38条,占全书引用总量的五分之一。《魏书》的编纂有一个漫长的过程,魏文帝、明帝时,曾命卫觊、袭草创纪传,累载不成,后又命韦诞、应璩、王沈、阮籍、孙该、傅玄等共同修撰,最终王沈独就其业,“其书多为时讳,殊非实录”
《魏书》曰: 太祖自统御海内,芟夷群丑,其行军用师,大较依孙、吴之法,而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自作兵书十万余言,诸将征伐,皆以新书从事。临事又手为节度,从令者克捷,违教者负败。与虏对陈,意思安间,如不欲战,然及至决机乘胜,气势盈溢,故每战必克,军无幸胜。知人善察,难眩以伪, 拔于禁、乐进于行陈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 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 其余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 不可胜数。是以创造大业,文武并施,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 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尝于南皮一日射雉获六十三头。及造作宫室,缮治器械,无不为之法则,皆尽其意。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无有缘饰。攻城拔邑,得美丽之物,则悉以赐有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四方献御,与群下共之。常以送终之制,袭称之数,繁而无益,俗又过之,故预自制终亡衣服,四箧而已。
这段材料表明,曹操的成功至少可以归因于四个方面: 首先,是善于用兵,他吸取孙子、吴起兵学的智慧,指挥作战中“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还自作兵书三十万言,作为诸将行军作战的指南; 其次,是知人善察,“拔于禁、乐进于行陈之间, 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能够从出身寒微的人群中发现和擢拔俊才,“其余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 不可胜数”; 第三,是勤奋好学,“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同时“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这就使他具备了足够的文韬武略, 在创建大业中“文武并施”; 第四,是节俭清廉,曹操 “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无有缘饰”,获得的战利品或得到的珍奇献贡,都毫不吝惜地赏赐给有功之人,因而能赢得人心,取得属下的全力支持。
《武帝纪》裴注征引材料仅次于王沈《魏书》的是《曹瞒传》,共计13条。曹操小字阿瞒,吴人撰写的《曹瞒传》,以其小字为书名,明显带有敌意,其书内容对曹操颇多贬损,多处记载了曹操的种种劣迹, 特别是其少年时期的顽劣狡诈、成年后的睚眦必报、 严酷苛刻,如“诸将有计画胜出己者,随以法诛之”; 袁忠做沛国相时曾欲处罚曹操,当地一个叫桓邵的人对操“亦轻之”,还有陈留人边让发表过不利于曹操的言论,对这些人,曹操得势后皆诛之而后快; 某日曹操睡午觉,吩咐姬妾按时唤醒他,姬妾见他酣睡,没有及时唤醒,曹操醒来后竟“棒杀之”。《曹瞒传》对曹操的评价是“酷虐变诈”。侯康认为,“书出敌人之口,故于曹操奸恶,备载无遗。世所传操为夏侯氏子,及破壁手后等事,皆出此书。其中筑沙城以渡渭一事,裴松之颇有疑辞,而终不敢斥为非,盖其书纪事多实也”
裴注征引《世语》共11条。《世语》又名《魏晋世语》,郭颁著,《隋书·经籍志》: “《魏晋世语》十卷,晋襄阳令郭颁撰”; 《世说新语·方正》篇注: “郭颁,西晋人,时世相近,为《魏晋世语》,事多详核,孙盛之徒皆采以著书”
在《武帝纪》注中,裴松之征引了孙盛几种著作的材料10条。孙盛字安国,东晋史学家,“笃学不倦,自少至老,手不释卷”
司马彪是西晋时期的史学家,著有《续汉书》、 《九州春秋》等。《续汉书》记载东汉历史的著作,在诸家后汉史中是较好的一部。《九州春秋》一书,记述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乱世史事。《武帝纪》 注中征引《续汉书》5条,《序传》1条,《九州春秋》3条。对于裴注中的司马彪《序传》,赵绍祖、章宗源认为是《续汉书》中的一篇,即仿照班固《汉书》的成例为《续汉书》所作的序传,而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六《裴松之三国志注》则认为《序传》是与《续汉书》 并列的一部著作,王钟翰也认为是独立于《续汉书》 外的一部著作,“苟果为《续汉书》中之一篇,依《武纪注》引《续汉书·郡国志》之例,应作《续汉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