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020B 15NY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2163.3—2016盲蝽测报技术规范第3部分:茶树Rules for forecast technology of mirid bugs-Part 3 : Tea plant2016-10-26 发布2017-04-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T 2163.3—2016前言NY/T2163《育蝽测报技术规范》分为4个部分:第1部分:棉花;第2部分:果树;第3部分:茶树;第4部分:苗。-本部分为NY/T2163的第3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陆宴辉、姜玉英、曾娟、刘杰。I
NY/T2163.3—2016盲蝽测报技术规范第3部分:茶树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茶园育蝽发生程度分级指标、成虫诱测、系统调查、茶园普查、预测方法和数据汇总等内容。本部分适用于全国茶园育蝽调查和预测预报。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义件。2. 1盲蝽miridbugs半翅日育蝽科中的绿育蝽[Apolyguslucorum(Meyer-Dur)]。2. 2代次划分generation division以卵作为世代划分的起点虫态。以越冬卵或越冬成虫产的卵作为当年的一代卵,划分为一代卵、一代若虫、一代成虫;二代卵、二代若虫、二代成虫;依次类推。为害茶的主要是一代绿育蝽若虫和成虫。2. 3新被害叶newly-damaged leaves茶树嫩芽上的嫩叶受育蝽为害初期出现红色小点,表现此种被害状的叶片为新被害叶。3发生程度分级指标以春茶采摘期一-代绿育蝽平均百芽虫量(包括成虫和若虫)定发生程度,分为5级,即轻发生(1级)、偏轻发生(2级)、中等发生(3级)、偏重发生(4级)和大发生(5级)。各级指标见表1。表1茶园盲蝽发生程度分级指标级别1253+平均百芽虫量(Y),头0. 1≤Y0.5[0. 5≤Y1I≤Y3Y≥33≤Y54成虫诱测4.1设置地点在常年适宜育蝽发生的茶园,面积不小于1000m,分别设置灯诱、性诱园.各地可依当地条件选择1种工具,每年固定进行诱测。诱测时间为9月1日至10月31日。4.2诱测方法4.2.1灯诱田间设置1台20W灯具。要求其四周100m范围内没有高大建筑物、高大树木和强光源。灯管下端与地表面为1.5m.选择绿育蝽适宜的波长灯管(见表A.1),每年更换一次新灯管。每日调查灯下成虫发生数,结果记入育蝽诱测调查表(见表B.1)。4.2.2性诱选择绿育蝽性诱剂(见表A.1)。选用桶形诱捕器,诱芯一个月更换一次。每个茶园放置3个诱捕1
NY/T 2163.3—2016器,沿植株行放置,每个相距50m.兼顾茶园中间和田边(与田边距离不少于5m)。挂置在茶株冠层10cm处。每日调查诱捕器中绿育蝽成虫发生数量.清除诱捕器中虫体。结果记入育蝽诱测调查表(见表B. 1) 。5茶园系统调查5.1越冬卵量调查选择有代表性成株茶园3个,固定为系统调查园。3月中下旬进行1次调查。在每个茶园随机选取10株茶树.并从每株茶树上随机采集越冬芽、断枝残茬各5个带回室内剥查。在室内,用昆虫解剖针拨开越冬芽、断枝残茬,逐一调查越冬芽断枝残茬上是否有卵及每个越冬芽、断枝残茬上的卵量,折百个单位的卵量。结果记人茶园育蝽越冬卵基数调查表(见表B.2)。5.2虫量调查在卵量系统调查园中进行。从3月20日起至5月20日止,调查若虫和成虫,每3d调查一次。每块茶园随机取10点.每点调查5株,每株选取5个嫩芽,采用目测法调查其上盲蝽若虫和成虫数量。若虫分龄记载,统计平均百芽虫量和各虫态虫量所占比率,结果记入茶园虫量系统调查表(见表B.3)。虫量调查的同时.检查各个嫩芽上叶片数量及其被害数量,计算新被害叶率。结果记入茶树受害情况系统调查表(见表B.4)。6茶园普查6.1普查时间根据系统调查情况,在越冬卵孵化高峰期或一代2龄、3龄若虫高峰期进行普查。6.2普查茶园数量普查茶园不少于5个。6.3普查方法每个茶园单对角线取5点,每点调查1株,每株选取5个嫩芽,调查其上育蝽成虫和若虫数量;同时检查5个嫩芽上叶片数量及其被害数量,计算新被害叶率。调查结果记入盲蝽大田普查记载表(见表B. 5)。依普查情况估算和确定当地盲蝽在茶园的发生面积、防治面积、发生程度,结果记入茶园育蝽发生防治面积普查表(见表B.6)。7预测方法7.1发生期预测早春绿育蝽越冬卵孵化与降雨直接相关,一般雨后第2d为孵化高峰。基于此和绿育蝽发育历期(参见附录C).预测绿育蝽2龄~3龄若虫发生时间即防治适期。7.2发生程度预测根据早春茶园越冬卵基数,结合气象等因素,参照历史资料,综合分析做出当地一代发生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H_T 1781-2016工业用异戊二烯.pdf
- QB_T 4406-2012商用豆浆机.pdf
- WS 375.19-2016疾病控制基本数据集第19部分:疫苗管理.pdf
- QB_T 5263-2018家用和类似用途微波炉.pdf
- QC_T 48-2013汽车电喷汽油机汽油滤清器总成技术条件.pdf
- QC_T 526-2013汽车发动机定型 试验规程.pdf
- YD_T 1592.2-2012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2部分:基站及其辅助设备.pdf
- SHT 0769-2005石油产品、烃类及烃类-含氧化合物混合物蒸气压测定法(三级膨胀法).pdf
- SN 0210-1993《出口肉及肉制品中已烯雌酚残留量检验方法 分光光度法》.pdf
- SN_T 3273.4-2012出境鲜果检疫规程 第4部分:枇杷.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