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氧气吸入技术试题
[选择题] [A 型题]
1.鼻导管给氧,导管插入长度为:
A.鼻尖至耳垂 B .鼻尖至耳垂的1/2 C .鼻尖至耳垂的1/3
D .鼻尖至耳垂的2 /3 E .鼻翼至耳垂 2 .下列情况哪项不是缺氧的主要临床表现: A .烦
躁不安,脉搏增快 B .喘息、鼻翼扇动 C. 四肢末梢紫绀 D .血压下降 E .神
志不清
3 .病人用氧后,缺氧症状无改善、呼吸困难加重,你首先应取: A 马上通知医生处
理 B .调节氧流量,加大吸氧量 C .注射呼吸兴奋剂
D .检查吸氧装置及病人鼻腔 E .气管插管给氧 4 .停用氧气的正确方法是:
A .关紧总开关→关好流量表→取下鼻导管→重开流量表放余氧 B .关紧总开关→取下鼻
导管→关好流量表 C .取下鼻导管→关紧总开关→再关流量表
D .关紧流量表→再关总开关→取下鼻导管→重开流量表放气 E .取下鼻导管→关紧流量
表→再关总开关→重开流量表放余氧 5 .在用氧过程中,要调节氧流量,应采取的方法是:
A .拨出导管调节流量 B .直接调节氧流量 C .分离导管调节氧流量
D .更换粗导管并加大氧流量 E .更换流量表 6 .要求吸氧浓度达到45 %,其流量
为: A .3L B.4L C .5L D .2L E .6L 7 .为达到治疗效果,吸氧的浓度应不低于:
A .35 %~45 % B .50 % C .20 % D .25 % E .60 %
8 .患者赵××,男,50 岁,因肺心病收住院治疗,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患者有明显的呼
吸困难及口唇紫绀,血气分析:Pa02 37mmHg,PaC02>69mmHg ,根据病人症状及血气分析,
判断其缺氧程度为:
A .极轻度 B .轻度 C .中度 D .重度 E .极重度 9 .氧气筒内氧气不能用尽,一般需
留5kg /cm 。,其目的是:
A .便于再次充气 B .防充气时引起爆炸 C .便于检查、氧气装置有无漏气
D .便于调节氧流量 E .使流量平稳,便于使用 10 .当病人血气分析提示:PaO2 37mmHg,
PaCO2>69mmHg,病人应采用下列哪项用氧方式:
A .低流量、高浓度持续给氧 B .低浓度、高流量持续给氧 C .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
氧 D .低流量、低浓度间断给氧 E .高流量、高浓度间断给氧 11 .使用氧气时下列哪项不
妥:
A .氧气筒放置在阴凉处 B .氧气筒不可用力震动
C .氧气开关处不可涂油 D .吸氧过程应注意观察缺氧改善情况 E .筒内氧气得用尽后才
充气,以免浪费 12 .下面哪项不是氧中毒的临床表现: A .体温升高 B.恶心 C.烦燥
不安 D.胸骨下不适 E. 呼吸增快
[判断题]
请判断下列方法、行为或概念是否正确,正确者,在括号处打“√”,错误者在括号处打
“×”。
1.氧气表由压力表、减压表、流量表、湿化瓶、安全阀门组成。 ( ) 2 .氧气表及螺旋口
上勿涂油,也不可用带油的手装卸,以免引起燃烧。 ( ) 3 .氧气表上的流量表用于测量
每小时氧气流出量。 ( )
4 .空气中氧气占20.93 %,纠正缺氧时,给病人供氧如低于 25 %氧浓度,则无治疗价值;
高于60 %的氧浓度,持续时间超过1~2 天,则会发生氧中毒。 ( ) 5 .对缺氧和二氧化碳
潴留同时并存的病人,应以低浓度、低流量、间断给氧为宜。( )
6 .氧疗时应注意防火、防油、防震、防撞。 ( )
7 .氧气筒内的氧气是以150 个大气压灌人的,筒内压力很高,因此在搬运时避免倾倒撞击,
以防爆炸。 ( )
8 .氧气可助燃,因此,氧气筒应放于阴凉处,在筒周围严禁烟火和易燃品,至少距火炉3 米、
暖气1 米,以防引起燃烧。 ( )
填空题:
1、吸氧的方法有( )、( )、( )、( )( )适用于患儿的方法是( )。
2、氧气吸入的并发症有哪些:( )、( )、( )、( )、( )、( )、( )、
( )、( )、( )、( )、哪项并发症仅限于新生儿,以早产儿多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