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博物馆馆藏佛道人物瓷塑.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博物馆馆藏佛道人物瓷塑 安徽省博物馆收藏了三位道士的瓷塑作品:元代龙泉窑青瓷露头观音、明代美德窑白碑观音、清代美德窑白碑岩真武王。他们是安徽省的历史教学人员(安徽省的前身)。20世纪50年代初,他们从当地收集信息。三件瓷塑均未见于相关著录,现作简要介绍如下。 1.元龙泉窑青釉露胎坐龛观音 通高25.2厘米。中空,底近椭圆形,由神龛、观音、底座三部分组成(图一)。 神龛通体施青釉,并加以堆塑、镂雕等工艺,技术高超精湛。龛顶塑有一轮圆日,龛楣贴塑如意云纹,组成顶罩形状。左楣堆塑有一只鹦鹉,右楣相对处则堆塑着一件净瓶。龛背有上下两个圆孔,乃烧造时为防止胎裂而留下的排气孔。 观音正襟危坐于龛内宝座之上。头戴花冠,面部丰满,双目微启,隆鼻小口,略带笑意,神态端庄而高雅。双手交于膝上,结跏趺坐。披帛,着长裙,袒襟露胸,饰以璎珞。通体涩胎无釉,呈赭红色,此为龙泉窑特色工艺之露胎,以便漆彩或漆金供奉。 神龛下附海水浪花纹底座。底座之上,龙女手捧贡品侍立于观音右侧,左侧善财童子缺失,惟见残断痕迹。底座足部无釉处及龛背两孔露胎之处均见浓重的“火石红”。 该瓷塑人物刻划细腻生动,整体造型宁静祥和,釉质肥厚莹润,色泽清幽淡雅,有较强的玻璃质感,工艺繁复,精美绝伦。这类龙泉窑观音造像目前存世较少,弥足珍贵。 从造型、釉色、工艺、风格等各方面综合来看,该瓷塑与上海博物馆所藏的一尊元代龙泉窑青釉露胎坐龛观音 2.明德化窑白釉披坐观音 通高13.6厘米。中空,底近椭圆形。观音梳双层高髻,上层雕成祥云纹样,下层刻作花瓣形式,髻上披巾。面部丰满圆润,五官端正秀美,广额弯眉,细眼低垂,眼角略上挑,鼻若悬胆,樱唇小口,双唇紧闭,嘴角微微上翘,略带笑意而不失庄重。 观音为首身分塑插装而成,颈部依稀可见修饰痕迹。肩以下披白色袈裟,与髻上披巾相连,坦襟露胸。衣纹采用古典大披皱手法,线条洗练流畅。双手藏于阔袖之中,交于腰部右侧。双腿盘坐于底座之上,结迦趺坐(封二)。 观音端庄清秀,超凡脱俗。造型比例准确,线条优美,惟妙惟肖。釉色乳白如凝脂,略闪黄色,晶莹如玉,温润悦目,大大增添了观音的神圣庄严感。因系人物形体堆雕完成后再挖去土芯,胎壁倍显坚实厚重。胎质细腻洁净,但可见少许细小砂粒。综合这些特征来看,该瓷塑应是明代之器。2014年,经专家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明代德化窑瓷塑以佛教人物居多,有观音、如来、达摩、文殊、普贤、罗汉、弥勒等多种题材。其中观音最为常见,种类也最多,有祥云观音、渡海观音、披坐观音、坐岩观音、立岩观音、坐莲观音、送子观音、渔女观音等多个造型。这些观音造型多是开襟坦胸,常饰以缨络、串珠等物,而此件瓷塑虽亦是开襟坦胸,却无任何装饰,比较少见。 3.清德化窑白釉坐岩真武帝君 通高22厘米。中空,底近椭圆形,真武帝君面带威严、正襟危坐于岩石宝座上(封三)。 真武帝君长发披肩,广额方颐,大耳下垂,双目微张,眼角向上斜挑,隆鼻厚唇,鼻翼两侧各留一个插附胡须的小孔,下巴肥硕,稍有磕碰,亦留有一个插附胡须的小孔。真武帝君所穿风袍,衣纹流畅自然,手法娴熟老练。胸部开襟,暗刻盔甲纹饰,腹部浑圆。双手藏于阔袖之中,交于腰部右侧。左腿藏于袍下,足部前端露于外。右膝以下露于袍外,亦露出盔甲纹饰。跣足,脚趾修长。 岩石宝座前端正中镂一小龛,内置一龟。龟为正面,龟首前伸向上。帝君左脚旁原堆塑有一条蛇,现仅余蛇首,蛇身已残缺不见。岩石前部左端镂刻一洞,当是神蛇所居。龟蛇是真武帝君所驱二将,常见于类似雕塑。 从整体来看,该瓷塑造型优美,生动传神,栩栩如生;釉色呈象牙白色,略泛淡青;胎体厚重坚硬;胎质洁净度不如前述观音造像,肉眼可见一些杂质和细小砂粒。综合这些因素看,该瓷塑应是清代之物。清代德化窑人物瓷塑以佛教人物为大宗,道教人物较少,其中真武帝君造像更是少见。 2014年,经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