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素材:极其重要的蔗糖及演进.docxVIP

高中地理素材:极其重要的蔗糖及演进.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类天生喜欢甜味。从甘蔗中提取的蔗糖,曾被中世纪的欧洲人看作是灵丹妙药和奢侈品。虽然蔗糖有古老的历史,但仅在近 500 年才流传开来, 并迅速风靡世界。 来自异域的糖和咖啡、茶、巧克力一起,不仅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和欧洲社会,也催生了资本主义和产业革命的发生,糖从贵族生活的象征,逐渐变为城市劳工的生活元素。 源自亚洲的甘蔗种植与蔗糖制造技术被欧洲殖民者传播到美洲,引发了“蔗糖革命”与“人口大迁移”,催生出种植园经济和殖民地奴隶制度。 正如季羡林先生在《糖史》一书中所说,糖这种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的东西背后,竟然“隐藏着一部十分复杂的、十分具体生动的文化交流的历史”。 奢侈的蔗糖 酸甜苦辣咸这五味中,最特殊的是甜,人从生下来吃到的第一口母乳,再到各种熟透的水果,甜味带给人一种最为愉悦的满足感。 从生理上来说,当人吃甜食时,人脑中的多巴胺神经元会被激活,使人有上瘾的快感,因此,甜食会让人胃口大开, 越吃越想吃。很长时间里,蜂蜜几乎是人类所知唯一的天然甜味剂。但只有蔗糖出现和普及以后,人们才获得了最广泛和最彻底的甜蜜满足。 野生甘蔗最早起源于东南亚和印度次大陆。刚开始时,人们仅仅是咀嚼吮吸甘蔗的汁液,后来通过煮沸甘蔗汁,进行蒸馏、提纯和干燥等程序,从而制出了固体的糖。 ▲甘蔗因其产量高,产糖率高,甜度高,制成的蔗糖易于保存和运输,性价比高等优势,在上千年的历史中,成为了制糖的主流植物。图/维基百科 中世纪早期,阿拉伯人将印度的甘蔗带入埃及和地中海沿岸。之后的十字军东征运动使欧洲人首次尝到了糖的甜味。当时糖在欧洲属于珍稀的奢侈品,只有在欧洲王室、贵族和高级神职人员的餐桌上,才能看到天价进口的糖。事实上,这些糖基本都是用来炫耀权力和财富的神秘香料。 ▲16世纪的英格兰,蔗糖价格十分昂贵,因此成为贵族阶层的专属奢侈品,以至于贵族们皆以一口烂牙为荣,即使是女王伊丽莎白的牙齿也状况堪忧。图/Royal Museums Greenwich 大约在1420年,葡萄牙人把甘蔗带到了新发现的马德拉群岛,并且很快传播到加纳利群岛、亚速尔群岛和西非。大西洋诸岛是制糖业从旧世界迈向新世界的垫脚石,新世界的制糖业的原型便是在这些岛上得以完善的。 新航路开辟后不久,甘蔗种植园如雨后春笋般在美洲迅速增加。到 1700 年,美洲新大陆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蔗糖工厂。 ▲安提瓜的一个种植园的院子里面,甘蔗工人利用风车提供的动力碾碎甘蔗。图/维基百科 作为典型的热带植物,甘蔗生长周期在一年半左右,这中间需要大量的灌溉和劳动力投入;成熟的甘蔗必须立即收割,否则其糖分就会因为腐烂变质而迅速流失。 因此,从甘蔗的收割、榨汁到提炼蔗糖都必须争分夺秒,甚至需要就地、就近完成整个加工流程。不经过蒸煮、除沫和脱水的步骤,就无法将蔗糖制成颗粒状。假如不精通使蔗糖固体化的技术,特别是温度控制方面的技术,那么上述制作流程就不可能完成。就像工厂和农场在蔗糖生产中结合到了一起那样,粗放的田间劳动和专业化的知识对于制作蔗糖都是必需的。 在某种意义上,甘蔗园是世界上最早的资本主义,它结合了原始的劳动力和现代资本,并采用现代工厂生产线的管理模式,依靠先进的提炼技术和昂贵的设备,不同分工的奴隶必须严守纪律。 作为一种生产性组织的形式,甘蔗种植园一开始便是一种工业化企业。农场与工厂、专业工人和非专业工人的搭配,周密的生产计划,所有这些使蔗糖产业更像是工业而非农业;其工业化特征体现在生产与消费分离,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 ▲熬制糖汁的工厂 。图/ 当欧洲国家在殖民地大肆兴建甘蔗种植园时,他们首先想到从非洲运进大量奴隶来进行劳作。 随着甘蔗种植园的不断增加,欧洲人的甜与非洲奴隶的苦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甘蔗种植和糖的生产结合了亚洲植物、欧洲资本、非洲劳动力、美洲土地,甘蔗就这样成为“国际性作物”。 作为欧非美“三角贸易”的组成部分,蔗糖贸易见证了全球化早期的苦难历程。所谓“三角贸易”,就是通过大西洋的帆船,把欧洲工业品(包括朗姆酒和枪支)贩到非洲,再把非洲奴隶贩到美洲殖民地,然后把蔗糖从美洲运到欧洲。 ▲欧洲奴隶贩子的运奴船装着劣质商品,从欧洲港口出发,到达非洲,叫做“出程”。在非洲,他们用劣质货物换取黑人,然后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叫做“中程”。在美洲,他们把黑人卖作奴隶,将得来的金银和原料运回欧洲,叫做“归程”。 蔗糖革命 欧洲人对糖极其嗜好,或者说上了瘾,但欧洲本土却无法种植甘蔗,殖民地便成了一种弥补。 对奉行重商主义的欧洲各国政府来说,糖是可借以批准垄断权,并课以重税的理想商品,可以为殖民竞赛和军备竞争筹集大量资金。种植园主在殖民地上大发其财后,带着孩子和财富回到欧洲,从此过上贵族的生活。“有一些靠砂糖牟利、成为大富翁的种植园主过着堪与国王比肩的奢靡生活。”(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