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RFID微控制器及无线传感模块 强化电视遥控器功能.doc

RFID微控制器及无线传感模块 强化电视遥控器功能.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RFID微控制器及无线传感模块 强化电视遥控器功能 未来电视有极多的可能性,能结合上网、游戏与多媒体数字内容等,甚至取代一部计算机;“时代华纳”的执行官Bewkes认为,遥控器是影响用户与电视内容最重要的关键。然而,现有的遥控器太过复杂,更别提智能电视(Smart TV)问世后,遥控器将从音量、转台这类基本的按键变成一堆字母的键盘,如果加上游戏功能,遥控器就更加复杂。 内建体感控制和RFID 电视遥控器设计更多元 随着数字多媒体与三维(3D)影像显示的发展,电视结合上网、游戏与多媒体影音功能已成未来趋势。台湾虎尾科技大学师生所设计的遥控器,通过内建体感式控制与无线射频识别系统(RFID),结合一般电视遥控、多媒体播放器遥控及游戏手柄,并增加实用性与娱乐性,使用者仅需一组体感摇控器便可轻松操作。 在动态传感的部分,体感摇控器上以单晶微处理器连接一个三轴重力传感仪(G-Sensor)传感器,并利用其所输出的X、Y与Z轴信号,来知道目前游戏手柄的挥动方向。通过游戏手柄内所嵌入的RFID来判断操所切换的模式,或者进行特殊的游戏情境切换,而接收端则是以单芯片为控制器连接通用串行总线(USB)芯片组,将接收数据转为标准键盘与鼠标信号来进行操控。 该遥控器设计可任意切换为鼠标或键盘等,符合USB人机接口设备(Human Interface Device, HID)群组的设备进行输入,也可利用动态传感进行选台及音量调整,并可使用RFID切换最爱频道、游戏情境或多媒体播放器等特殊功能。 同时,该遥控器结合一般遥控器、多媒体播放控制器与游戏游戏手柄功能,利用体感控制联网电视播放、上网等一般功能与进行游戏;而结合RFID切换不同使用模式、频道、游戏情境等,让使用者能有另一种更直觉的操控方式。该遥控器设计结合电视、多媒体播放及游戏功能于一身,并能仿真键盘鼠标,方便联网电视的操作性。 遥控器设计包含两部分,分别为体感遥控器与通用串行总线连接设备(USB Dongle)无线收发器。体感遥控器上的单芯片微控制器连接红外线IC、三维(3D)G-Sensor、RFID读取器及无线传感模块;而其功能在负责转换G-Sensor的X、Y与Z轴的变化量,以及判断RFID读取器读取的数据,然后再将相关的数据通过无线传感模块传输出去。而USB Dongle中,微控制器(MCU)连接一USB接口芯片组及无线传感模块,通过无线传感模块接收体感遥控器的各种信号,并与USB接口芯片组实现一USB HID设备群组的功能,仿真出完全兼容的USB键盘鼠标信号,传送鼠标的轨迹数值与按键动作,至多媒体联网电视主机以进行控制。 G-Sensor可侦测3D空间变动 G-Sensor又称为三轴重力传感器,Wii的互动游戏设备,即是使用此概念来做把手,可纯粹以移动控制器的方式,来达到遥控的效果;现在许多智能型手机为支持此特殊功能,已开始搭载此一芯片。G-Sensor传感器的应用,大幅改变人们的使用和操作习惯,从原本键盘的操作,改为直觉性重力传感(Motion Sensing)来达到体感的模拟效果。 基本上,周遭空间即属于3D世界,而G-Sensor原理即是侦测这3D空间的变动,来得到实际的数值,并加以应用。以图1的四面体作为重力测量为例,水平平放时,X、Y、Z轴之变化值皆为0;直立时,Y值为0-90,反之为090;水平平放,朝向往左旋转时,X值为0-90,往右旋转时,X值为090;水平平放,机身向左水平倾斜时,Z值为0-90,往右倾斜时,Z值为090。依据这些值的组合,即可拿来做软件上或硬件上的应用。 图1 四面体X、Y、Z 轴变化 标签采用ISO-15693高频RFID标准 RFID系利用无线传输的识别系统,RFID分成两部分,其一为标签(Tag),其内主要包含收发天线与内存IC;其二为读取器(Reader)部分,其内主要包含收发天线、收发模块及控制电路。运作原理是利用传感器发射无线电波,触动感应范围内的RFID标签,藉由电磁感应产生电流,供应RFID卷标上的芯片运作并发出电磁波回应传感器。 若以驱动能量来源区别,RFID标签可分为主动式及被动式两种。被动式的卷标本身没有电池的设备,所需电流全靠传感器的无线电波电磁感应产生,所以只有在接收到传感器发出的信号才会被动的响应传感器;而主动式的标签内置有电池,可主动传送信号供传感器读取,信号传送范围相对也比被动式广。 至于RFID技术的主要特色,首先是体积小,日立(Hitachi)的被动式RFID芯片仅0.4毫米(mm)×0.4毫米大小,与一颗沙粒相仿,可贴附在任何大小的商品上;其次是成本低廉,若RFID芯片组被大量应用时,成本降至5分美元以下;第三是不易被仿制,RFID可隐藏于物品内,除非是大型IC制造厂,否则无法被仿制;第四项RFID的技术特色是

文档评论(0)

150****30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