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干、干支流对支流库湾水动力学特性的影响.docxVIP

三峡水库干、干支流对支流库湾水动力学特性的影响.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峡水库干、干支流对支流库湾水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氮磷养分是水华藻类光合作用所消耗的主要养分,是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氮、磷等营养物在水体中过量累积且在外部条件适宜时,容易导致藻类大面积疯长,形成“水华”。三峡水库蓄水后,在多条支流库湾曾多次爆发不同程度的“水华”,对库区水质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成为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其中氮、磷营养盐浓度偏高是其物质基础。针对库区支流库湾水体营养盐的来源已开展了大量研究,指出入库河流水体中氮、磷营养盐主要来自农田径流、城市污水、城市径流、淹没土壤的释放、工业废水以及少量的生活垃圾和船舶废水等。然而,对香溪河和大宁河的研究表明,干、支流以倒灌异重流形式进行水体交换,干流倒灌输入补给亦是支流库湾营养盐的重要来源。但是,干流倒灌支流现象及其对支流库湾营养盐分布的影响在整个三峡水库支流中是否具有普适性,目前研究成果尚少,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三峡库区支流香溪河(XXH)、大宁河(DNH)、磨刀溪(MDX)、小江(XJ)及其出口处干流水流水质进行监测,分析了干流与4条支流库湾水动力特性以及营养盐分布情况,以期揭示库区支流库湾水动力特性及其对营养盐分布影响的普遍规律,为进一步揭示三峡水库富营养化及水华暴发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受回水影响的干流及各条自 按照三峡水库调度方案,在正常蓄水175 m情况下,重庆主城区以下的各河流都受到回水影响;当水位在175~156 m变化时,受回水影响的支流主要是万州以下的各条支流。其中,库区秭归县至万州区域内流域面积最大、回水长度最长的XXH、DNH、MDX、XJ均为典型的深水河道型库湾,并多次发生水华,对流域水环境造成的影响最为突出。因此,本文选取该4条具有代表性的支流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河流见表1),于2010年4-12月对支流水文水质进行野外监测。 1.2 监测点间距和间距 根据支流地形地貌特征、水体的富营养化时空特性,以及采样的可行性,从支流河口至回水末端沿河道中泓布设监测点。以XXH为例,从河口至上游回水末端高阳镇共设11个点,依次记为XXH01~XXH11。由于XXH下游河道走向变化平缓,多为直线河道,因此布点较稀疏,监测点间距较大,依次为XXH01~XXH06,峡口镇以上河道走向变化频繁,因此布点较密集,并尽量选取直线河道布设监测点,监测点间距较下游小,依次为XXH07~XXH11。同理,在DNH布设7个点,依次记为DNH01~DNH07;MDX布设6个点,依次记为MDX01~MDX06;XJ布设9个点,依次记为XJ01~XJ09。另外,干流上对应于各支流汇入处,在靠近河流中央布设1个监测点,以CJXX、CJDN、CJMD、CJXJ表示。河流位置见图1。 1.3 挪威outicdoppgerdector测量 主要监测指标:流速、水深、总氮(TN)、总磷(TP)。 流速及水深利用声学多普勒三维点式流速仪6MHz“Vector”ADV(Acoustic Doppler Vector)(Nortek AS,挪威)进行监测,其采样体积为883~3 533 mm3(直径为15 mm、高为5~20 mm的圆柱体,在探头前方0.15 m处),内部采样频率最大为250 Hz,最大输出频率为64 Hz,测量精度为测量值的(0.5±0.1)%cm/s;TN、TP浓度参考《水和废水分析方法》(第4版)和《湖泊生态调查观测与分析》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4 干流水体倒灌速度、厚度及流变学特性 如图2所示为2010年XXH、DNH、MDX、XJ四条支流库湾纵剖面流速动态分布图。图2中黑色矢量表示由河口流向支流,白色矢量表示由支流流向河口,矢量长度表示流速大小。由图2可见,4条支流库湾均存在水流异向分层流动的现象。2010年5月9日在XXH库湾,长江水体由中层倒灌进入库湾,最大倒灌速度为0.088 m/s,倒灌范围达到距离河口约20 km(如图2(a)),倒灌水层最大厚度约38 m;2010年4月22日在DNH库湾,亦出现干流水体从中层倒灌进入库湾的现象,最大倒灌速度为0.159 m/s,倒灌范围最远至距河口32 km处,倒灌水层最大厚度约36 m(如图2(b));2010年11月29日在MDX(如图2(c))和30日在XJ(如图2(d))均出现干流水体从底部倒灌进入库湾的现象,最大倒灌速度分别为0.099 m/s和0.091 m/s,倒灌范围分别至距河口30 km和50 km处,倒灌水层最大厚度分别为43 m和51 m。 总体上,支流库湾水流流速较小,平均速度均为厘米级,倒灌水流速度及厚度均沿河口至库湾上游逐渐减小,这与黄程等对大宁河回水区水流流速的研究结果以及纪道斌、马骏等对香溪河水动力特性的研究结果相符。水库干流水体倒灌进入支流库湾的现象可以

文档评论(0)

186****66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