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和碳的氧化物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九年级上册多媒体课件 新课程 新思想 新理念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单质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CO,CO是碳的又一种氧化物,在分子构成上它虽然只与CO2分子差一个碳原子,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CO是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的气体。下面我们通过动画来说明CO的其它性质。 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一氧化碳能燃烧,燃烧时,火焰呈蓝色,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一氧化碳是许多气体燃料(如水煤气)的主要成分。 关于水煤气 H2O + C CO+H2 高温 水 煤 气 水煤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燃料 C+O2 CO2 点燃 2C+O2 2CO 点燃 2CO+O2 2CO2 点燃 C+CO2 2CO 高温 煤炉中的化学反应 同学们一定听说过煤气中毒,煤气中毒其实就是CO中毒。CO为什么有毒呢?这还得从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说起。人体内负责气体运输的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血液流经肺部时,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随血液流到肌体的其他部位,把氧气释放给需要氧气的组织,然后,与组织释放出的CO2结合,在流经肺部时释放CO2。就这样循环往复,完成气体交换的任务。 由于CO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比O2大近300倍,当有CO吸入时,氧气就不能与血红蛋白很好地结合,使人肌体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一氧化碳的毒性 因为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肌体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一氧化碳有剧毒。 含碳燃料在燃烧不充分时都会生成CO。如煤、木材、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汽油等。 讨论: 使用煤炉时,如何防止CO中毒? 煤炉应装烟囱,注意室内通风。 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含有CO)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 由于CO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泄漏后不易被人觉察,掺入难闻气味的气体,就是为了在泄漏后让人及时觉察。 一旦发生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开窗通气,禁止开关电器,严禁烟火,并避免在行动时产生火花,必要时求助。 1.为什么要先通入一会儿CO再加热? 2.尾气的出口处为何要放一盏点燃的酒精灯? 3.反应的现象?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指出反应中还原剂和氧化剂。 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 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 1.为什么要先通入一会儿CO再加热? 为了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2.尾气的出口处为何要放一盏点燃的酒精灯? 烧掉CO,防止其散逸污染空气。 反应的现象? 黑色的CuO变成红色,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指出反应中还原剂和氧化剂。 CuO + CO Cu+CO2 △ 氧化剂 还原剂 CO与CO2的比较 CO2 CO 跟水反应 H2O+CO2=H2CO3 跟石灰水反应 CO2+Ca(OH)2= CaCO3↓+H2O CO2 CO 跟氧气反应 跟金属氧化物反应 暂不研究 毒性 剧毒 2CO+O2 2CO2 点燃 CuO + CO Cu+CO2 △ CO2 CO 溶解性 能溶于水 难溶于水 密度 比空气的大 比空气的略小 练习: 如何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 除杂的原则: 1.所选试剂与主要成分不能发生反应。 2.所选试剂与杂质反应后的生成物,必须容易与主要成分分离或转化成主要成分。 3.不能引入或生成新的杂质。 ⑴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CO2+Ca(OH)2=CaCO3↓+H2O ⑵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炭粉。 C+CO2 2CO 高温 如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 CuO + CO Cu+CO2 △ 下面的反应中既有氧化反应又有还原反应,请指出各反应中的还原剂和氧化剂。 3CO+Fe2O3 2Fe+3CO2 高温 C+CO2 2CO 高温 C+CO2 CO+CO 高温 H2O + C CO+H2 高温 小结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毒性、还原性。 一氧化碳的用途:燃料,化工原料,冶炼金属。 课后完成 作业 课本P120 2、4、5;第1题可直接填在课本上。

文档评论(0)

152****8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