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1458-2014圆叶决明栽培与利用技术规范.docxVIP

DB35T 1458-2014圆叶决明栽培与利用技术规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67.080.10 B31 福 建 省 地 DB35 方 标 准 DB35/T 1458—2014 圆叶决明栽培与利用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lan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 Greene. 2014 - 08 - 27 发布 2014 - 12 - 01 实施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I DB35/T 1458—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罗旭辉、应朝阳、黄秀声、雷锦桂、翁伯琦、林忠宁、徐国忠、陈志彤、詹杰。 1 DB35/T 1458—2014 圆叶决明栽培与利用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圆叶决明的品种选择、栽培技术要点、利用技术要点。 本标准适用于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 Greene. )栽培与利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DB35/T 1078-2010 圆叶决明牧草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绿肥 用作肥料的绿色植物体。 3.2 干草 青绿饲料的生长植株地上部分刈割下来,经一定干燥方法制成的粗饲料。 3.3 青贮饲料 将青绿饲料经切碎后,在密闭缺氧的条件下,通过厌氧乳酸菌的发酵作用而得到的一种粗饲料。 3.4 培养料 可以使食用菌的菌丝体在其上或其中蔓延生长并长出子实体的材料。 4 品种选择 2 DB35/T 1458—2014 选用通过省级以上品种审(认)定登记的圆叶决明品种。种子质量符合DB35/T 1078-2010中9.2要 求。低矮经济林套种如茶园,适宜选用株高低于 40 cm 品种;高秆经济林套种如果园、油茶林等,对 圆叶决明品种株高没有特定要求; 生态工程类型应用如护坡, 适宜选用多年生品种; 人工草场适宜选用 高产、优质品种。 5 栽培技术要点 5.1 气候条件 按DB35/T 1078-2010中7.1执行。 5.2 种植区选择与处理 5.2.1 地形选择 应选择通风良好、光照充足、排灌方便的地区种植。 5.2.2 土壤选择 按DB35/T 1078-2010中7.2.2执行。 5.2.3 土壤处理 播种前7 d~15 d应对种植区的土壤进行深翻,翻耕前进行人工除草。 5.2.4 基肥 按DB35/T 1078-2010中7.2.5执行。 5.3 播种 5.3.1 播种量 常规播种量为 15 kg/hm2 ~20 kg/hm2 ,用于生态工程播种量宜为 30 kg/hm2 ,用于园地套种播种 量宜为 7 kg/hm2。 5.3.2 种子硬实处理 可用清水洗种,用流动水浸种 2 d~3 d,使种子吸足水分露芽后,拌入细砂,以待播种。 5.3.3 播种时期 按DB35/T 1078-2010中7.3.2执行。 5.3.4 播种方式 可采用穴播、条播。杂草少地块, 宜用条播, 行距 20 cm~30 cm; 杂草多地块宜用穴播, 每穴 3~ 5粒,株行距 20 cm×20 cm。播种后盖土 1 cm~2 cm。园地套种应套种在树冠滴水线外 10 cm。 5.3.5 接种根瘤菌 播种时宜接种根瘤菌,按DB35/T 1078-2010中7.3.5执行。 3 DB35/T 1458—2014 5.4 田间管理技术 5.4.1 排灌水 按DB35/T 1078-2010中7.4.1执行。 5.4.2 除杂去劣 苗期除草1~2次,同时合理间苗, 最佳间苗时期为3~5片真叶期,留苗标准为条播留苗20~30株/m, 穴播留苗3~5株/穴。 5.4.3 病虫害防治 按DB35/T 1078-2010 中7.4.3执行。 5.4.4 追肥 按DB35/T 1078-2010中7.4.4执行。 5.4.5 重新建植 翌年4月种植地宜人工或机械除草1次,以利于散落种子自然重新建植。 6 利用技术要点 6.1 收获 6.1.1 收获时间 闽南水肥条件较好地区, 每年可刈割2~3次, 其他地区, 每年可刈割1~2次。用作绿肥宜夏、秋季 刈割; 用作干草和青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