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燕丹子.txt
燕丹子
敘
《燕丹子》三篇,世無傳本,惟見 《永樂大典》。紀相國昀既錄入 《四庫書》子部小說類存
目中,乃以抄本見付。閱十數年,檢授家郎中馮翼,刊入 《問經堂叢書》。及官安德,乃采
唐宋傳注所引此收之文,因故章孝廉舊稿,與洪明經頤煊校訂訛舛,以篇為卷,復唐、宋志
三卷之舊,重加刊刻雲。
《燕丹子》之著錄,始自 《隋經籍誌》,蓋本阮氏 《七錄》。然裴駰註 《史記》,引劉向 《
別錄》云:「督亢,膏腴之地。」司馬貞 《索隱》引劉向云:「丹,燕王憙之太子。」則劉
向 《七略》有此書,不可以 《藝文誌》不載而疑其後出。《藝文誌》法家有 《燕十事》十
篇,雜家有 《荊軻論》五篇,據注言司馬相如等論荊軻事,則俱非 《燕丹子》也。古之愛士
者,率有此書。由身沒之後,賓客紀錄遺事,報其知遇,如 《管》、《晏》、《呂氏春秋》
,皆不必其人自著。則此書題燕太子丹譔者,《舊唐書》之誣,亦不得以此疑其訛也。
其書長於敘事,嫻於詞令,審是先秦古書,亦略與 《左氏》、《國策》相似,學在從橫、小
說兩家之間。且多古字古義,云 “太子劍袂」,以 「劍」為 「斂」也。「畢事於前」,《國
策》作 「畢使」,「??」,古文 「使」,亦 「事」字,見 《說文》、《汗簡》也。「右手椹
其胸」,蓋借 「椹」為 「戡」,《說文》戡,刺也。《史記》索隱引徐廣云:「一作抗。」
「抗」,又 「抌」字之誤,《說文》深擊也。《史記》及 《玉篇》「椹」從手,誤矣。「拔
匕首擿之」,《說文》以擿為投,《玉篇》擲同擿,又作捿,古假借字也。《國策》、《史
記》取此為文,削其烏頭白、馬生角及乞聽琴之事,而增徐夫人匕首、夏無且藥囊,足證此
書作在史遷、劉向之前。或以為後人割裂諸書,雜綴成之,未必然也。章孝廉所揖,未及馬
總 《意林》,又為補證數條。
此書宋時多有其本,考 《楓窗小錄》云:「餘家所藏 《燕丹子》一序甚奇。」按其序亦空無
故實,不知誰作,不復錄入此卷。自明中葉後,遂以亡逸。故吳管、程榮、胡文煥諸人刊叢
書,俱未及此。
嘉慶十一年正月望後四日,陽湖孫星衍譔於安德使署之平津館。
燕丹子捲上
燕太子丹質於秦,秦王遇之無禮,不得意,欲求歸。秦王不聽,謬言曰令烏白頭、馬生角,
乃可許耳。丹仰天嘆,烏即白頭,馬生角。秦王不得已而遣之,為機發之橋,欲陷丹。丹過
之,橋為不發。夜到關,關門未開。丹為雞鳴,眾雞皆鳴,遂得逃歸。深怨於秦,求欲復
之。奉養勇士,無所不至。
丹與其傅曲武書,曰:「丹不肖,生於僻陋之國,長於不毛之地,未嘗得睹君子雅訓、達人
之道也。然鄙意欲有所陳,幸傅垂覽之。丹聞丈夫所恥,恥受辱以生於世也;貞女所羞,羞
見劫以虧其節也。故有刎喉不顧、據鼎不避者,斯豈樂死而忘生哉?其心有所守也。今秦王
反戾天常,虎狼其行,遇丹無禮,為諸侯最。丹每念之,痛入骨髓。計燕國之眾不能敵之,
曠年相守,力固不足。欲收天下之勇士,集海內之英雄,破國空藏,以奉養之,重幣甘辭以
市於秦。秦貪我賂,而信我辭,則一劍之任,可當百萬之師;須臾之間,可解丹萬世之恥。
若其不然,令丹生無面目於天下,死懷恨於九泉。必令諸侯無以為嘆,易水之北,未知誰
有。此蓋亦子大夫之恥也。謹遣書,願熟思之。」
曲武報書曰:「臣聞快於意者虧於行,甘於心者傷於性。今太子欲滅悁悁之恥,除久久之
恨,此實臣所當麋軀碎首而不避也。私以為:智者不冀僥倖以要功,明者不苟從志以順心。
事必成然後舉,身必安而後行。故發無失舉之尤,動無蹉跌之愧也。太子貴匹夫之勇,信一
劍之任,而慾望功,臣以為疏。臣願合從於楚,並勢於趙,連衡於韓、魏,然後圖秦,秦可
破也。且韓、魏與秦,外親內疏。若有倡兵,楚乃來應,韓、魏必從,其勢可見。今臣計
從,太子之恥除,愚鄙之累解矣。太子慮之。」
太子得書,不說,召曲武而問之。武曰:「臣以為太子行臣言,則易水之北永無秦憂,四鄰
諸侯必有求我者矣。」太子曰:「此引日縵縵,心不能須也 !」曲武曰:「臣為太子計熟
矣。夫有秦,疾不如徐,走不如坐。今合楚、趙,並韓、魏,雖引歲月,其事必成。臣以為
良。」太子睡臥不聽。曲武曰:「臣不能為太子計。臣所知田光,其人深中有謀。願令見太
子。」太子曰:「敬諾 !」
燕丹子卷中
田光見太子,太子側階而迎,迎而再拜。坐定,太子丹曰:「傅不以蠻域而丹不肖,乃使先
生來降弊邑。今燕國僻在北陲,比於蠻域,而先生不羞之。丹得侍左右,睹見玉顏,斯乃上
世神靈保佑燕國,令先生設降辱焉。」田光曰:「結髮立身,以至於今,徒慕太子之高行,
美太子之令名耳。太子將何以教之 ﹖」太子膝行而前,涕淚橫流曰:「丹嘗質於秦,秦遇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