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诗歌鉴赏要点 .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时要注意作者、题目、注解。要做到知人论世以察诗情;题目富含着诸多信 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平时多读一 些名作或自己感兴趣的诗词,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强感悟能力,提高分 析评价能力。要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基础知识,记住一些术语。弄清与诗歌鉴赏有关的名 词术语,以便鉴赏时恰当选用。 一、 咀嚼诗歌语言 反复诵读,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分析形象,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技巧的阅 读习惯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欣赏时要重点关注诗中动词、形容词、特殊词(叠词、拟声 词、表颜色的词)的作用。 动词 如:贾岛《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中 “敲”字音韵铿锵 ,且 “敲”字有声音 ,以响衬静 ,突出了居处的僻静。 叠词 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如:李清照《声声慢》“寻寻 觅觅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七组十四个叠字,或写人物的动作行为 ,或写周围 环境,或直抒胸臆 ,将诗人遭受一系列深创巨痛之后的茫然若失、凄凉、悲残、悲戚的情 怀 ,全面准确地刻画出来。同时读起来又有韵律感。 拟声词 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所以单独列出。作用使诗文更 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杜甫 《登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中 “萧萧”写出了秋叶在风中飘零而下的声音 ,让人联想到诗人绵延不尽的愁思。 表颜色的词 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要 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例:“两个黄鹂鸣翠 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 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 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红与绿 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光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 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 “记得绿罗裙 ,处处怜芳草。”“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 “绿”与“醉红”中。 诗词由于声律的要求或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或这两者兼而有之 ,某些语序往往要颠 倒 ,欣赏时要注意还原语序(主语后置、宾语前置、主宾换位、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 才能准确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容,体悟意境。 古诗词语言风格常用词语 平淡又称质朴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 ,全用白描,不加修饰 ,显得真切 深刻 ,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 ,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 ,体现了诗人的真功 夫 ,如 :陶渊明的诗 《归园田居》、《饮酒》等,李煜的词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 ,不落俗套 如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绚丽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 《锦瑟》《无 题》等。 明快 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含蓄 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 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过华清宫》等,李清照后期的 词。 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亲切, 韵味无穷。如李白诗歌的语言,被誉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常用的概括诗歌语言特色的术语: 生动活泼 机智辛辣 长短结合 舒卷自如 奔放流畅 词采瑰丽 言浅意深 简练流畅 言简 意赅 音韵和谐 简洁幽默 用语警策 隐含哲理 用语工丽 用语精妙 一呼一应 自然天成 语丽 情悲 言近旨远 含蓄蕴藉 音节响亮 通俗易懂 明白如话 朴素自然通俗精练 古拙淳朴 清新 明丽 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二、 分析诗歌意象 古典诗词的形象 ,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 )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情感物象 , 我们姑且称之为“意象”。鉴赏诗词作品时 ,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 ,还应 透过它们的外表 ,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