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式冷水机组结构剖析6.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离心式冷水机组结构剖析(6) 连载 6:两器、润滑及其他系统部件回顾下,离心机组流程图 九、蒸发器、冷凝器 蒸发器: 满液式蒸发器,相对于同一压缩机,可以提供更低的传热温差,通常低于 1.7℃;从而获得更高的制冷量和更高的COP。吸气过滤:防止压缩机带液压缩;液体分配器:低负荷时制冷剂液体分配均匀。 均液板——使进入蒸发器的液态制冷剂均匀的分布在蒸发器的低部,减缓流速。 均气板(挡板)——减缓气态制冷剂进入吸气口速率,再者用于气液混合物中液态制冷剂分离,避免机组带液损坏叶轮。 降膜式:工作方式为制冷剂通过换热器顶部的特殊设计分配器在压差的作用下均匀的喷淋到蒸发器内的高效换热管上,制冷剂在换热管上形成一层薄薄的冷剂液膜,吸收管内的热量而蒸发,蒸发后的冷剂蒸汽沿筒体两侧的上升通道至蒸发器的顶部,而不会与下落的制冷剂液体形成冲击,使换热效率达到最高,可减少换热管的数量,减少蒸 发器的体积及制冷剂的充注量。降膜式蒸发器具有极好的换热性能, 特别在部分负荷情况下。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充分利用了所有高效传热管的换热面积,并根据降膜式蒸发器的结构和传热方式选择最适合的翅型换热管,以提高换热效率;另一方面蒸发压力较低时,满液式蒸发器中液体的静液柱使底部饱和蒸发温度升高(局部饱和压力升高导致饱和温度升高),传热温差减小,导致传热性能下降,降膜式蒸发则不出现这种情况。 冷凝器: 一般在冷凝器内增加一些配置,如:过冷器:让经过冷凝器的制冷剂汽液体过冷,提高机组效率;防护板:为了降低高速气流对换热管的冲击,并均分气流;支撑板涨管:防止铜管震动磨损。 均气板——将压缩机的高压排气均匀的分布的冷凝器的顶部,同时减缓气流的速度,是气态制冷剂在冷凝器内有效的冷凝成液态制冷剂。 均液板——使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能缓慢而稳定的进入冷凝器的出液管,同时使制冷剂有效的过冷。 十、润滑回油系统 引射回油:在蒸发器与压缩机之间的回油管并联两路:引射泵回油和压差回油,前者用于机组启动时压差建立之前,由电磁阀控制; 后者用于机组稳定运行时。 重力供油方式,可防止包括电网大面积停电在内的任何意外状态; 一旦电力中断,紧急油装置将保证供给一定压力的润滑油;相比继电器供油模式,可确保突然断电情况下的紧急供油; 回油系统: -,一!进水管出水管 - ,一! 进水管 出水管  回油管 吸气管 吸气管 汕压调节阀 1 安全阀 汕加热器(内) ', 供油截止悯 排油口 2013-6-27 14:01 上传下载附件 (188.29 KB) 十一、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高压开关、安全阀等位置 压力传感器及高压开关 温度传感器 安全阀

文档评论(0)

dqy11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海滋实业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DL1JF2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