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
教案及教学反思
1.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1.熟悉“渚”、“轼”2 个生字,会写“德”、“鹊”等3 个生字。会理
解“渚”、“茅店、社林”等字词的意思。
2.抓住诗句的描写,绽开想象,由画面感悟出景物的特点。
3.感悟画面美的同时,理解诗的意思,体会在诗句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语言文字绽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风光的美,并分析感
悟风光的特点。
2.难点:同样写月夜风光,表达的感情则不同,所以要借助诗句,想
象生活画面,并能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预备:
1.预备古诗的相关图片。
2.描写月色的古诗和古诗的课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王维说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许多古诗词都是这样,在诗
词中描绘了一幅幅鲜亮的画。古诗词中描绘了怎样的图画呢?今日我们来
学习第 3 课——《古诗词三首》
2.师板书课题 3.古诗词三首
3.依据题目,推断诗词,并讲出理由。
(1)《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诗,由于整首诗
的每一行字数一样。《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由于每一行的字
数不一样,有多有少,所以又称为“长短句”。
(2)从题目可以分析出:《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是诗;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题目中已告知我们这首词的
词牌名是“西江月”。
二、学习《宿建德江》。
1.揭题,解题。
(1)介绍。
孟浩然:孟浩然 (689-740 年),湖北襄阳人。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
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壮年时曾往吴越漫游,后又赴长安谋求官职,但以
“当路无人”,只好还归故园。开元二十八年 (740),诗人王昌龄游襄阳,
和他相聚甚欢,但此时孟浩然背上正生毒疮,据说就是由于“食鲜疾动”,
最终病故,年五十二岁。
(2)介绍建德江。
建德江: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于浙江省)的一段。
2. 自读古诗,初步感知。
(1)课件出示古诗,指名读诗,读准生字,强调字音。
(2)再读古诗,把诗读流利,读出诗里的节奏。
3.想象画面,入境悟情。
(1)教师泛读,同学闭目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夜幕降落,江中小舟,烟雾迷漫,孤身夜宿,身处异乡,原野无边,
天比树低,月与人亲)
(2)刚刚同学们描述的画面又给你留下的什么印象和感觉?(孤独、
沧桑、凄凉)(让学生板书)
(3)同学们,读着读着,你认为诗中哪个字眼最触动你的心?
(愁)找得真准,看来你已经走进诗人心中了。
(4)“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的新愁是什么呢?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呢?
生:思乡之愁,从“日暮客愁新”可以看出来。
生:从“野旷天低树”可以看出来。你看原野空旷,只有树相伴,你
说孤独不孤独呢?
生:从“江清月近人”可以看出来。“江清月近人”的意思是:江水
清亮,水中的月亮好像更接近人了!这月亮,怎能不勾起诗人对家乡亲人
的思念呢?
(5)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此时的诗人虽置身于孤舟之上,思绪却早
已随月飞远。他的心飞到 (家乡去了)他想到了往日与亲人朋友相聚的情
景,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呢?
(预设1)在一个严寒的夜晚,诗人和朋友围坐炉边,把酒言欢
(预设2)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诗人和朋友在桃花林中吟诗作
对,流连忘返
(预设3)在一个秋风送爽的日子里,诗人和家人相聚树下,其乐融
融
回忆家乡点点滴滴都是幸福,丝丝缕缕都是甜美,然而,这里却只有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怎能不忧愁呢?其实,是人的内心是多
么的不安静啊,怎一个“愁”字了得!
(6)齐声朗读古诗,读出 “愁”字。
4.借月抒情,拓展古诗。
生:正所谓明月千里寄相思,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来寄予情感是很
常见的,月亮已成了古人抒发情感的凭借。
(大屏幕出示——生齐读)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家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护理.ppt VIP
- B萱草花 正谱钢琴伴奏弹唱谱.pdf VIP
- 刺绣机电脑BECS-A15操作手册-大豪科技.PDF VIP
- 2025年港澳台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年金融工程专业建设规划 .pdf VIP
- FCA-FineBI试卷及答案文档.docx VIP
- 关于学校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pdf VIP
- 2024年初级中式烹调师资格理论考前必刷必练题库500题(含真题、必会题).docx VIP
- 标准图集-DJBT50-13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围挡及大门-标准图集.pdf VIP
- 1.4 七色光(教学设计)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