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刻拍案惊厥》中的并字
一、 “请乡绅,不死”
(1)唐代介词“和”开始于唐代。“并”以“连带,附带”意义用于动词后,在唐已有,而后沿用。到《初刻拍案惊奇》(以下简称《拍》)中已经广泛用之。
例如:
(1)且武元衡之死,并其颅骨也取了去,那时慌忙中,谁人能有此闲工夫?(《初刻拍案惊奇》——卷四,以下简称卷*)
(2)买成,装上竹篓,雇一闲的,并行李挑了下船。(卷一)
(3)门内数步,就是天并星月光来,朦胧看见巫娘子身躯。(卷六)
(4)一日,杨氏对他说道:“你如今年纪长大,岂可坐吃箱空?我身边有的家资,并你父亲剩下的,尽勾营运。待我凑成千来两,你到江湖上做些买卖,也是正经。”(卷八)
(5)六老便走进去,开了箱子,将妈妈遗下几件首饰衣服,并自己穿的这几件直身,捡一个空,尽数将出来,递与王三。(卷十三)
(6)元普当时便拣下了一个成亲吉日,到期宰杀猪羊,大排筵会,遍请乡绅亲友,并李氏母子,内侄王文用一同来赴庆喜华筵。(卷二十)
(7)遂将众管事人一一申饬,并妻侄王文用也受了一番呵叱。(卷二十)
以上7例中,“并”字都是作“连带”义,如例(1)中为“连着颅骨也一块取走”;(2)意思是雇个帮闲的把货品附带行李一起挑走。(4)是家资连带父亲剩下的财物;(6)中是请乡绅,连带其他人等。(7)中被呵斥的不光是管事的,连着妻侄都牵连在内。
(二)较为特别的是,在近代汉语中,“并”字还有作强调解,释为“甚至”。
(8)凄凄惶惶,剩得一身,拣个高冈立着,四围一望。不要说不见强盗出没去处,并那仆马消息,杳然无踪。(卷四)
例(8)强调四周环境的险恶,不知强盗何方,甚至连去打探的仆人和马都不见了。在此,例7也可解释为不仅管事的被叱骂,甚至是妻侄也被骂。此例也带有着强调波及范围之广,事态之严重的意思。
二、 明代语言中“同”字的使用
连词“并”是由动词“并”虚化而来的,后确有连接名词的用法,而且在不同的阶段,情况又都不相同。
于江曾指出,“并且”意义的连词“并”从“兼并,合并”义的动词并虚化而来。西汉已来,并连接动词性成分为常,到了宋元明时期,逐渐多用于名词成分之间的连接,而且出现率很高。且延续到清朝。但五四以后,随着白话文的兴起,并的功能又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连接名词性成分的用法大大减少了,连接句子的更是消失了。
(一)“并”字作为连词在明清小说中已经出现,在《初》中也是广泛的运用。这里的“并”可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和,以及”来用。根据“并”字后面所带成分不同,我们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
1、连接名词性词语。
(9)知县晓得事在衢州,隔省难以追求,只要完事,不去根究了。就抽签去唤潘甲并父母来领。(卷二)
(10)地方把申家向来踪迹可疑,及谢保两年前雇工,昨夜杀了申兰,协同擒了申春并他家属,今日解府的话,备细述了一遍。(卷十九)
(11)小娥因把扮男子,投申兰,擒申春并余党,数年经营艰苦之事,从前至后,备细告诉了毕。(卷十九)
(12)康昭一伙人打入知府衙里来,只获得两个美妾,家人并媳妇共八名。
(13)君看项藉并刘季,一怒使人愁。(卷三十二)
(14)县幸接见,笑道:“适才令岳亲口许下亲事了。”就把密书并辛氏休状与幼谦看过,说知备细。(卷二十九)
(15)赛儿照前说一遍,知县相公说:“必然是强盗,劫了银子,并马去了。”(卷三十一)
(16)小娥因把扮男子,投申兰,擒申春并余党,数年经营艰苦之事,从前至后,备细告诉了毕。(卷十九)
(17)董天然并伙妇人都来劝道:“奶奶息怒,只消取了老爷回来便罢。”(卷三十一)
2、连接谓词
(18)当日便进上一本,恳赐还乡祭扫,并乞褒封。(卷二十)
(19)刘元普随即修书贺喜,并说生次子之事。(卷二十)
(20)行到苏州地方,船家道:“告官人得知,来此已是家门首了。求官人赏赐些,并买些福物纸钱,赛赛江湖之神。”(卷二十七)
(21)王氏备细说了遇合缘故,并谢院主看待厚意。(卷二十七)
(22)须臾,吴氏出来上香,知观一手拿着铃杵,一手执笏,急急走去并立箸,口中唱箸《浪淘沙》。(卷十七)
3、连接分句
(23)丹客又进去与小娘子说了来因,并要留他在此看炉的话,一一分付了。(卷三十三)
(24)谁知家私付之乌有,并自己也无葬身之所。(卷十三)
王景萍的文章中写到:“随着语言的发展,这种用法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时连接谓词和连接分句的语法功能。”但我们可看出在《拍》所代表的明代口语中“并”字所连接的多是名词性词语。谓词和分句都相对较少。
“并”字作为连词,在表示的意义上还有区别。张斌等认为“并”字在连接动词性词语时表并列关系,连接小句或分句时才表递进关系。这似乎与近代汉语不尽相同。例22虽然是连接动词性词语,但是却是明显的递进关系。因为只有先走才能再立着。再看24例,家私散尽与无葬身之所并非定是递进关系,也可是一种等同地位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