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专题训练------崔涂诗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长安逢江南僧崔涂①孤云无定踪,忽到又相逢。说尽天涯事,听残上国钟。问人寻寺僻,乞食过街慵。忆到曾栖处,开门对数峰。【注】①崔涂,唐末诗人,字礼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他终生飘泊,漫游巴蜀、吴楚、中原、秦陇等地。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出句运用比喻修辞,表现诗人和江南僧行踪不定、居无定所的漂泊生活。B.天涯、长安、僻寺、街市的组合,高度概括了在不同空间里二人的生活场景。C.钟声和青山两种意象,与夜话情景相互交融,给全诗增添清幽空灵的禅味。D.诗歌语言典雅凝重,“说”“听”“问”“忆”等动词写出了两人相谈甚欢的情状。2.请简要赏析颔联中“残”字的妙处。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完成下面小题。春夕①崔涂②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③烟景有谁争。【注】①《全唐诗》此诗题下注:一本下有“旅怀”二字。②崔涂是江南人,曾久在巴、蜀、湘、鄂、秦、陇等地为客,自称是“孤独异乡人”。《春夕》是他旅居湘、鄂时所作。③五湖:春秋时,范蠡佐越王勾践成就霸业之后,辞宫,乘扁舟泛五湖而去。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上句渲染了流水落花的暮春景象,感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下句将代指春光的“东风”拟人化,用我送春归去,表达诗人凄楚的情怀。B.颈联写诗人长期不能回家,遥想故乡,望眼欲穿,思乡念亲,忧心如焚,连年累月,无心翻书,揽镜自照,白发满头,诗人内心的愁苦,溢于言表。C.尾联暗用五湖典故,含有归隐田园之意,深刻的反映出诗人在政治上走投无路、欲干不能而又欲罢难休的苦闷、彷徨的心理。D.本诗前四句重在对春夕情景的描绘,缘情写景,因景抒情,虽未明言思乡,而一片乡情跃然纸上;后四句重在抒情,感情真切,凄婉动人。4.颔联“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造语新奇,后人评价这两句诗为“以景传情,仅十四个字,却写得极有层次。”请就此评价作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巴山道中除夜书怀崔涂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点明诗人漂泊巴蜀、流浪万里的艰苦的现实境况,但“三巴路、万里身”又给人以气象宏大之感。B.颈联写到虽然与家乡亲人相隔万里,不过幸好有朝夕相处的僮仆相伴,由羁旅之苦转而写亲情之乐。C.戴叔伦的诗句“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与本诗“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在内容和情感上有相似之处。D.整首诗语言朴素,意境苍凉,情韵幽绝,手法虚实结合,虽不事雕琢,却于平实之处涌动真情,感人至深。6.《围炉诗话》中评价崔涂《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道:“说尽苦情、苦境矣。”请结合颔联简要分析该评论的合理性。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夕次洛阳道中崔涂秋风吹故城,城下独吟行。高树鸟已息,古原人尚耕。流年川暗度,往事月空明。不复叹岐路,马前尘夜生。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前往洛阳,途中停留于一座古城,“秋风”点出季节,渲染了气氛。B.高高的树上,鸟儿已经栖息,既暗扣诗题,又从侧面烘托了作者处境。C.“古原”句写原野上农人还在耕作,与“高树”句形成对比,动静相衬。D.作者在夜晚渡过河川,面对流水、明月,不禁感慨往事,感叹时光流逝。8.你认为“不复叹岐路”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孤雁崔涂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注】作者本是江南人,一生中常在巴、蜀、湘、鄂、秦、陇一带作客,多天涯羁旅之思。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孤”字就是全篇“诗眼”,将全诗的神韵、意境凝聚在一起,浑然天成。B.首联中“独何之”,则可见出诗人这时正羁留客地,借孤雁以写离愁。C.颔联前句说失群后仓皇的表现,后句说失群原因,既刻画神态,也描写环境。D.尾联写诗人的良好愿望和矛盾心情,孤雁未必会遭暗箭,但孤飞总使人易生疑惧。10.颈联中一“低”一“冷”总关情,此两句中的景与情有着怎样的关系?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湖外送友人游边崔涂我泛潇湘浦,君行指塞云。两乡天外隔,一径渡头分。雨暗江花老,笳愁陇月曛。不堪来去雁,迢递思离群。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题中“送”字点明事件:友人游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届高考作文材料分类训练-------对立关系型解析(含答案).docx
- 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限制与突破(含解析).docx
-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新镇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善言敢言(含解析).docx
- 2024年高考文言文题型训练------文言断句(含答案).docx
- 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甘肃省华亭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甘肃省华亭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主题训练------劳动精神(含答案).docx
-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黑龙江哈尔滨市南岗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与解析).docx
- 扬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模拟试题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2024届高三语文优选现代文阅读专练70(含答案).docx
- 江西萍乡市安源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
- 牡丹江市重点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
- 2024年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怀进取之心,谱璀璨华章导写及范文.docx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重点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