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专练:屈原、贾谊.docx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文言文阅读屈原、贾谊专练 一、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贾谊传 (汉)班固 ①贾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文帝召以为博士。 ②是时谊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谊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旧法。奏之,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然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自谊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谊为长沙王太傅。 ③后岁余,文帝思谊,征之。至,入见,坐谈于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谊具道所以然之故。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乃拜谊为梁怀王太傅。怀王,上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谊傅之。 ④是时,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僣拟,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其大略曰: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⑤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谊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年三十三矣。 ⑥赞曰:刘向称“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伊、管未能远过也。使时见用,功化必盛。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追观孝文玄默躬行以移风俗,谊之所陈略施行矣。及欲改定制度,以汉为土德,色上黄,数用五,及欲试属国,施五饵三表以系单于,其术固以疏矣。谊亦天年早终,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也。 ——选自《汉书》,有删改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超迁( ?????)??????????(2) 专欲擅权( ?????) 2.为下列句中标红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谦让未遑也(????) A.急迫??????????B.空暇??????????C.惶恐??????????D.匡正 (2)诸侯王僣拟(????) A.代替??????????B.奸诈??????????C.越分??????????D.暂时 3.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B.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C.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D.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4.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5.依据第②段内容分析贾谊得以重用的原因。 6.李商隐在《贾生》一诗中以“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为贾谊鸣不平,这与班固“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的观点有所不同,你更倾向于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越级、破格?????独揽 2.(1)B??(2)?C 3.D 4.把火放(在)柴堆下面而人睡(在)上面,没等到火烧起来,就以为这很安全,现在的国势,和这个有什么区别呢? 5.才能超群,每次应诏都能说出其他大臣之所想而不能言的内容;满腹经纶,深谋远虑,在国家太平稳定时主张改良制度,严格区分等级,分封诸侯,割地定制。 6.答案示例一:我更倾向于班固:贾谊虽然没有位列公卿,但也到了赏识和重用。因为贾谊年纪轻轻即被征召为博士。文帝还越级提拔他为太中大夫,并且文帝曾与大臣商议,有意让贾生任公卿之位。后来皇帝再度征召他,与之夜谈,称赞他的才华。让他辅佐自己宠爱的怀王。这些都表明他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和重用。 答案示例二:我更倾向于李商隐的观点:贾谊怀才不遇。贾谊有超过古代贤相伊尹、管仲治国才能,汉文帝空空地称赞他的治国良策却不能采用,采用也只是略微施行了一部分,还听信旧臣的谗言疏远贬谪贾谊,即使再度征召也只是和他谈论鬼神。 参考译文: 贾谊,是洛阳人。在十八岁时,因诵读诗书会写文章而闻名当地。汉文帝就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之职。 当时贾谊二十多岁,在博士中最为年轻。每次文帝下令让博士们讨论一些问题,那些年长的老先生们都无话可说,而贾谊却能一一回答,人人都觉得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博士们都认为贾生才能杰出,无与伦比。汉文帝也非常喜欢他,对他破格提拔,一年之内就升任太中大夫。贾谊认为从西汉建立到汉文帝时已有二十多年了,天下太平,正是应该改正历法、变易服色、订立制度、决定官名、振兴礼乐的时候。于是他草拟了各种仪法,崇尚黄色,遵用五行之说,创设官名,完全改变了秦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