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课程标准
素养达标
1.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
3.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1.时空观念:在特定时空框架下,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发展历程。
2.史料实证:充实史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各项举措对社会转型的重要意义。
3.家国情怀:基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感悟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新政协的召开:
⑴召开:1949.9,北平,国内各党派、团体、军队、少数民族、华侨代表等。
⑵内容:
①通过《共同纲领》:规定国家性质,确定首都、国名、国旗和国歌;
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确立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制度。
⑶特点:广泛代表性;代行全国人大最高权力职责;《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10.1,北京
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
⑵开国大典:10月1日下午三时,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意义
⑴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人民当家做主;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⑵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微点拨】“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
所谓过渡,是指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过渡时期”,指的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其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1.消灭残敌:消灭华南、西南等地的国民党残余军队;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
2.土地改革:1950年夏到1952年底
⑴实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区推行。
⑵成果: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⑶意义:废除封建土地和剥削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为中国工业化建设扫除障碍
3.稳定物价:“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等,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
4.统一财经:国家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1952年底,经济全面恢复。
5.抗美援朝:
⑴背景:1950.6,朝鲜内战;美国武装干涉,并侵入台湾海峡,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⑵经过:1950.10-1953.7,彭德怀率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迫使美国签订停战协定。
⑶意义: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体现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建国初期: 1949.10-1950.10
⑴背景:两大阵营对峙,美国对中国采取孤立、封锁和包围的政策,苏联支持新中国。
⑵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于净屋子再请客”。
⑶成就:
①第一年: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同苏联等17国建交,粉碎美国政治孤立企图。
②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获得苏联援助,打破美国经济封锁。
【微点拨】“一边倒”、“另起炉灶” 、“打扫于净屋子再请客”
⑴“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初的外交方针,主要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但并非只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同中国建交的17个国家就包括资本主义国家。
⑵“另起炉灶”即不承认旧中国的外交关系(条约)。
⑶“打扫于净屋子再请客”即驱逐帝国主义在华一切势力,再独立自主选择建交。
2.50年代中期:
⑴背景: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亚非独立新兴国家增多,要求反殖、反霸。
⑵外交方针及成就: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中印谈判,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②日内瓦会议:1954年,中国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促成印度支那问题解决。
③万隆会议:1955年,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亚非国家团结合作。
④建交扩大:1954-1956年,与挪威、埃及等国建交,与英、荷建立代办级外交。
【微点拨】“求同存异”
“求同存异”是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提出的。当时参加会议的亚非新兴国家多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非社会主义)。为消除因制度“异”产生的矛盾,强调亚非国家团结合作、反殖反霸的“同”。“求同存异”成为中国外交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1.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
⑴规划: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一五计划”。
⑵建设成就:一五计划提前完成,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⑶改造成就: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建立。
【微点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精品讲义:液体的压强(学生版)(人教版).docx
- 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精品讲义:液体的压强(教师版)(人教版).docx
- 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精品讲义:压强复习总结(学生版)(人教版).docx
- 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精品讲义:压强复习总结(教师版)(人教版).docx
- 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精品讲义:压强(学生版)(人教版).docx
- 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精品讲义:压强(教师版)(人教版).docx
- 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精品讲义:物体沉浮的条件(学生版)(人教版).docx
- 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精品讲义:物体沉浮的条件(教师版)(人教版).docx
- 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精品讲义:牛顿第一定律(教师版)(人教版).docx
- 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精品讲义:摩擦力(学生版)(人教版).docx
-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题(地市级)及完整答案详解【精选题】.docx
- 国家公务员2025行测真题含答案详解(a卷).docx
- 人教版(2024)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第3课时《练一练》教学课件.pptx
- 人教版(2024)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练一练》教学课件.pptx
- 人教版(2024)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9的乘法口诀》教学课件.pptx
- 人教版(2024)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7的乘法口诀》教学课件.pptx
- 人教版(2024)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第11课时《练一练》教学课件.pptx
- 人教版(2024)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3课时《练一练》教学课件.pptx
- 人教版(2024)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课件.pptx
- 人教版(2024)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用表内乘法和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