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历史讲义(中外历史纲要上):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学生版).docxVIP

2024届高考历史讲义(中外历史纲要上):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学生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程标准 素养达标 1.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2.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1.时空观念:掌握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9年《尼布楚条约》签订,1727年清朝开始派遣驻藏大臣。 2.史料实证:通过具体史料,探究康乾时期的君主专制和嘉庆、道光皇帝在位时,统治危机出现,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3.历史解释:了解清朝国家疆域的奠定具有的重要历史意义。 4.唯物史观:辩证看待清代前中期的发展,认识鼎盛之中隐藏着危机。 5.家国情怀:经过清朝的统治,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整体凝聚力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加强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1.康乾盛世: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了100多年的鼎盛局面。 2.君主专制 ⑴密折制度:官员向皇帝呈送密封报告,不经中转;强化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⑵军机处: A.设立:雍正年间设立,选亲信大臣协办军务。 B.地位: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C.特点: “简”:机构简单,有官无吏; “勤”: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速”:办事速度快,效率高; “密”: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 D.影响 : 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⑶文字狱:严密控制思想文化,频繁制造文字狱,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 【微点拨】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和“文字狱” 议政王大臣会议:清初,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南书房的设置:康熙亲政后,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当值的翰林院学士实际上参与机密事务,替皇帝起草谕旨。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权。 文字狱:清代统治者为防止和镇压知识分子和汉人的反抗,从其作品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构成冤狱。文字狱严重禁锢了思想,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封建专制主义日趋腐朽、没落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反映。 二、疆域的奠定 1.东南 ⑴驱逐荷兰: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⑵统一台湾:1683年,清朝统一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2.东北 ⑴沙俄入侵:17世纪中叶,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康熙前期,雅克萨之战。 ⑵《尼布楚条约》:1689年,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均为中国领土。 3.西北 ⑴平叛:乾隆帝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叛乱。 ⑵治理: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1762年,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 4.西藏 ⑴册封:清初先后册封五世“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确立中央册封制度。 ⑵管辖:1727年起,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⑶立法:1793年,《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法定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 5.边疆统治的特点 ⑴中央专设机构:中央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 ⑵因地制宜: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分子。 6.清朝的版图与治理 ⑴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 ⑵治理:内地18省,设巡抚、总督;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 【微点拨】明清时期的基层治理 明代户籍制度严密,军民人等出行超过百里,即要在官府办理通行证,关津要隘,时刻盘查。里甲制度在明清两代都十分严格,城市中以坊、街、胡同编排,县以下乡村设乡、都、保、庄。各地名称不同,但组织系统直达居民百姓。乡村的家族也与政权遥相呼应。 三、统治危机的初显 1.背景:清朝由盛转衰 (1)康乾盛世后期,清朝统治已出现由盛转衰的迹象。 (2)19世纪前期嘉庆、道光在位时,衰象更为明显。 2.政治危机 (1)原因 ①清朝人口膨胀迅速。 ②人口急剧增长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③政治腐败:和贫富矛盾的积累。 (2)表现 ①从乾隆后期起,农民起义屡屡爆发,大部分是由民间秘密宗教白莲教领导的。 ②四川、湖北、陕西等省的白莲教大起义持续了十年。 ③嘉庆后期,白莲教支派天理教发动的一次起义还攻入了北京皇宫。 3.外部危机及其对策 (1)表现 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 (2)闭关自守 ①清朝起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裁判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汇集:高考、中考及小学各类真题、试题、教案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001312000005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