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尔三角洲subbcreek油田阿格巴达组层序地层特征.docxVIP

尼日尔三角洲subbcreek油田阿格巴达组层序地层特征.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尼日尔三角洲subbcreek油田阿格巴达组层序地层特征 尼罗亚三角洲盆地位于大西洋多内亚湾。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新世纪海退型三角洲。stubbgermelk油田位于该三角洲南部,海拔142km2。阿格巴达组属于最近的季渐新世和气田的主要产层,岩性包括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和砂岩,主要包括中砂岩、细砂岩和砂岩。砂岩的分类很差,大多数没有聚合物,只有少量微风化,通常包括棕榈树、棕榈树、红棕色碎屑和海绿石。该组砂岩层分为9层,自下而上为d8、d7、d1、c9、c8、c3、b2和c1。研究区北部和南部发育断层,中部为隆起(图1)。 1 层序层称 1.1 层序林分结构 根据前人对尼日尔三角洲石油地质研究成果,综合地震资料的解释以及测井相的识别,对阿格巴达组层序地层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共可以识别出3个三级层序,自下而上依次为SQ1、SQ2、SQ3(图2),最多可识别出16个副层序组和38个副层序。每个副层序均以海平面突然上升而沉积的暗色泥岩开始,向上海平面缓慢下降,沉积物粒度逐渐变粗,而副层序组则是由一系列向上变深或变浅的副层序组成。 1.1.1 高位体系域和局部构造体系 SQ1层序包括阿格巴达组的D3、D7、D8小层,底部与阿卡塔组角度不整合,顶部被D3小层砂体侵蚀,所以该层序边界为Ⅰ型层序边界。该层序可划分出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 低位体系域(LST)包括D7、D8小层,为低位期下切谷充填(辫状河流相沉积),厚度一般为30~165 m。阿格巴达组辫状河道测井曲线呈明显的齿化箱形和钟形,另外,常见褐煤、云母鳞片、黄铁矿和植物化石。 海侵体系域(TST)为一套粒度较细的浅海陆棚相的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泥岩沉积,厚114~207 m。 高位体系域(HST)主要为滨外陆棚相沉积的粉砂质泥岩、泥岩以及少量的泥质粉砂岩,厚度为150~220 m。 1.1.2 油气相特征或安 该层序主要由D1、D3砂体组成,该层序边界为Ⅰ型层序边界,低位体系域和海侵体系域不太发育,高位体系域最发育(图2)。 低位体系域包括D3小层,为下切谷充填(辫状河流相),厚度一般为66~81 m;以粗砂岩为主,其次为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有泥岩夹层,平均厚度为5 m。测井曲线呈箱型、微齿箱型,试油结果证明D3是油层。 海侵体系域主要为浅海陆棚相沉积,厚62~94 m。岩性主要为暗灰色或褐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常见植物化石和黄铁矿,少见有孔虫类,罕见云母鳞片。 高位体系域主要为前三角洲亚相沉积,厚224~260 m。岩性主要为暗灰色或褐灰色泥岩,中间夹有三角洲前缘沉积的D1小层砂体。D1小层厚度为13~42 m,以粗砂岩为主,次为中砂岩、泥质粉砂岩。 1.1.3 地震地质及沉积特征 该层序的高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都发育,局部地区(S4井区域范围内)低位体系域不太发育。 低位体系域包括C9、C8小层,为下切谷充填(辫状河流相)沉积,厚度一般为63~92 m;主要以粗砂岩、中砂岩为主,中间夹有泥岩薄层,平均厚度为3 m,砂岩分选很好,胶结松散。常见黄铁矿、褐煤、云母鳞片和植物化石,稀有重矿物和有孔虫类。钻井显示S4缺失了SQ3层序的低位体系域,生长断层导致的断失是主要原因。 海侵体系域为浅海陆棚相沉积,厚度一般为53~90 m;主要为暗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和泥岩。常见黄铁矿、云母鳞片和植物化石,少见有孔虫类。自然伽玛曲线表现为高伽玛值、微齿化。 高位体系域为浅海陆棚相、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厚度一般为426~627 m,主要包括C1、C2和C3等三个小层。岩性主要以粗砂岩为主,次为中砂岩、细砂岩,中间夹有薄层泥岩。整体上有两个上细下粗沉积旋回,砂岩分选较好,胶结松散。 1.2 整合面划分 通过对本区地震剖面的详细分析,识别地震反射终止型式及其所代表的不整合面,并追踪与其所对应的整合面来划分层序界面。地震剖面中削截面代表层序界面,而下超面常代表层序边界和最大海泛面。研究区阿格巴达组地震反射中共识别出3个削截反射界面和3个下超反射界面,分别对应SQ1、SQ2、SQ3层序边界和最大海泛面(图3)。 1.3 海平面最低期沉积演化 研究区的物源位于研究区的北部,由于基准面的上下波动,造成可容纳空间的变化,在研究区形成了3个三级层序SQ1~SQ3,它们的边界均为下切谷形成的Ⅰ型层序边界。低位体系域早期到海平面最低期,研究区发育大量下切谷,随着海平面上升,基准面也开始上升,可容纳空间增加,下切谷开始发生充填作用,由于辫状河道左右摆动使河道间相互侵蚀、叠加,伴随着可容纳空间的缓慢减小,研究区形成了厚层的低位体系域砂体,缺失河道间细粒沉积。至初始海泛面,低位体系域沉积结束。随着相对海平面的上升研究区开始发育海侵体系域,研究区广泛发育滨浅海的沉积。高位体系域基

文档评论(0)

xcwwwww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