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苏武传》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VIP

10《苏武传》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武传》学案 一、画出1、2、3段人物关系图,结合关系图和以下问题“出使原因?扣留原因?羁留历程?先后谁来劝降?怎么劝?不降怎么对待?归汉经过?”梳理故事情节。 二、在和张胜对比中感知苏武形象: 语句 手法 形象特点 张胜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卫律)举剑欲击之,张胜请降 苏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 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三、在和卫律对比中感知苏武形象(侧重分析卫律劝降手段) 手法 形象特点 1 卫律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苏武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 2 卫律 复举剑拟之 苏武 武不动 3 卫律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苏武 武不应 4 卫律 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 苏武 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分析】:苏武骂卫律的言下之意。 四、在和李陵对比中感知苏武形象 1.请分析李陵劝降的层次。 “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 2.请分析苏武的两句回应中,所表达的内涵。 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 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 3.“明年,陵降,不敢求武。”“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这两句表现了李陵怎样的人物形象?我们能看出作者对李陵持怎样的态度? 五、对比卫律劝降与李陵劝降 比较 卫律劝降 李陵劝降 劝降者的身份 劝降的时机 劝降的方式 劝降的立场 劝降的氛围 氛围不同的原因 苏武的表现 苏武对对方的态度 苏武形象特征 不管是威逼利诱,死的威逼,还是肺腑之言的劝说,都打动不了忠贞如一的苏武,他实在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子,爱国忠诚的真君子! 六、“幽置大窖”和“苦守北海”。 “幽置大窖”和“苦守北海”是中间的过渡,将两次劝降联系在一起。 1.苏武出使匈奴遭遇变故后曾两度自杀,后来被困地窑、?牧羊北海时却又想方设法活下去。这前后不一的做法是否矛盾? 2.本文借用典型环境表现人物。请简要分析。 七、故事的结局 1.苏武在匈奴坚守十九年,靠的是什么? 2.请翻译李陵《答苏武书》(节选),说说你对苏武这一历史人物的认识。 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闻子之归,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 3.阅读以下年表。 公元前?100 年(汉武帝)——苏武持节出使,被扣匈奴(40岁) 公元前?81 年(汉昭帝)——回汉,赐官封爵(59 岁) 公元前?80年——嫡子苏元参与谋反被斩,苏武被罢职(60岁) 公元前?74 年(汉宣帝)——拥宣帝,复职受封,接回胡妇生的儿子苏通国(66 岁) 公元前?60 年——去世(80 岁) 公元前?51 年——位列“麒麟阁十一功臣”(已去世 9 年)

文档评论(0)

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高中一线教学,可提供高中各个学科的授课资料,高考复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1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