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增密对不同株型玉米群体生理特征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的中期报告
中期报告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作物之一,不同株型的玉米群体对于增密响应的差异会影响其生理特征、产量和品质。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株型玉米群体增密对其生理特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优化玉米种植管理提供依据。
二、研究方法:
选用两个株型的玉米品种,分别为适应低密度种植的粒型品种和适应高密度种植的穗型品种。在同一地块内,以低密度(60000株/公顷)、中密度(75000株/公顷)和高密度(90000株/公顷)三种密度下进行增密处理。观测测玉米群体的光合作用及光合产物分配情况、生长势、产量及品质等指标。
三、中期研究结果:
1、群体的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分配情况
在低密度下,粒型品种群体的光合作用较强,但光合产物主要分配到生育期后的收获器官中,导致花粉灰粘度低、成穗率较差。穗型品种的群体在高密度时光合作用较强,光合产物更多地分配到生育期的早期,花粉灰粘度较高,成穗率显著提高。
2、群体的生长势
在不同密度下,粒型品种的群体高度、茎粗等生长势指标均优于穗型品种,但群体的总干物质积累量较低。随着增密强度的增加,粒型品种的总干物质积累量持续下降,穗型品种的总干物质积累量则在中密度时达到最高点,然后呈现下降趋势。
3、群体的产量和品质
在增密的过程中,粒型品种的产量在中密度时达到最高点,而穗型品种的产量在高密度时达到最高点,增加密度可以降低两个品种的单株产量和千粒重等品质指标。
四、结论及展望:
对于粒型品种而言,适中的增密可以提高其产量,但展望发现,在低密度下生育期的光照量不足,造成玉米的产量低于中密度的群体,故进一步加密效果不佳;而对于穗型品种来说,其适应较高密度种植,高密度增密可以增加生育期光照量,同时避免太过密集而出现群体竞争导致的产量下降和品质下降。由此,本研究结果为玉米品种选择及种植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我国的二元户籍制度的中期报告.docx
- 基于ZibBee的足底压力分布与鞋类舒适度测量系统的中期报告.docx
- 《金色笔记》的生命哲学思想解读的中期报告.docx
- 基于FPGA的实时操作系统互斥锁硬件化技术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 机场配载结算业务流程再造研究——以H国际机场为例的中期报告.docx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未成熟脑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 “土地换保障”前后农户福利变化的模糊评价——以苏州、无锡为例的中期报告.docx
-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中国大陆松墨天牛13个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 碳基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的中期报告.docx
- 海洋公园站消防系统综合设计的中期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