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VIP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一 走近作者 辛弃疾(1140—1207),(1)字 ,号稼轩,(2)南宋词人,其词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 并称为“苏辛”。幼安苏轼 辛弃疾从小就受到“忍辱待时”,伺机报国的思想的教育,“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 22岁时,辛弃疾率领两千人马,加入了耿京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开始抗金救国的活动。不久以后,耿京为叛徒所杀害,辛弃疾激愤万分,以五十骑人马,直闯金营,活捉叛徒张安国,突破金兵包围,驰奔南宋。 辛弃疾智略超群,深谋远虑,当时就有人把他比作“隆中诸葛” 。他给皇帝上奏《美芹十论》、给宰相虞允文进呈《九议》,具体阐述复国中兴大计,均不被南宋政府所采用 其词大多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二 追溯背景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开禧元年(1205)。这之前,辛弃疾在福建安抚使任上因政敌的弹劾而被罢官。先后被闲置达二十余年。直到嘉泰三年(1203)又被朝廷召入京师,并派他出任镇江知府,这首词便是在镇江任上所作 这时宰相韩侂胄想用北伐做幌子来笼络人心,以提高自己的威望,扩大自己的权势。辛弃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66岁的高龄来到镇江任职的。镇江是一个地势险要的军事重镇,他本以为到这里能有所作为,可以积极备战练兵,积蓄军事实力,准备北伐。但很快他便发觉了韩侂胄是为了邀功,只想草率出兵;而朝廷则毫无北伐复国之意。于是作者深感失望和气愤!他登上了北固亭时,联想起历史上这里的人和事,再回忆自己的经历,并对照自己的现实处境,更加感到悲愤不平!便以怀古为名,借用历史典故,把自己的一腔怒气和怨恨尽情地在这首词中发泄了出来。三 解题永遇乐:词牌名。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 京口:现在的镇江 北固亭:在镇江北固山上, 面临长江,登临北固亭, 可以看见长江对岸的扬州, 又名“北顾亭”。怀古:词的内容。四 阅读思考思考1认真看文本及课下注释,这首词涉及哪些古人?明确:孙权刘裕刘义隆霍去病佛狸廉颇涉及了思考2这些人都是这首怀古词怀念的对象吗?明确 不是。 只有上阕的孙权、刘裕是怀念的对象。其他人物不是。 因为这首词中只有孙权、刘裕与京口有关。 孙权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建立的吴国曾在京口建都。 刘裕在京口起事。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和京口有关的人物很多,为什么要怀念这两个人物?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思考3 这两个人物是与京口有关的作者心中的英雄人物。孙权是“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刘裕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作者怀念他们,表达了对英雄业绩的向往。想在收复中原的过程中建功立业。明确:其他古人为什么不是怀念对象?词里写到他们,作者想表达什么?思考3这些人都与京口无关。作者写到他们,是“用典”的写作方法,是借古代的故事慨叹当今现实。每一个典故所表达的意思不同。(1)刘义隆、霍去病:典故套着典故,用当年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想赢得像霍去病远征匈奴大获全胜在狼居胥山上祭天庆祝那样的胜利,结果却大败而归的历史教训,提醒当权者,收复北方要做充分的准备,不要轻举妄动。明确:(2)佛狸: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佛狸祠原来是他建立的行宫,而此时北方的百姓,把佛狸当神祗来奉祀供奉,忘记了自己是生活在异族的统治之下,与“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形成鲜明的对比,当年沦陷区的人民与异族统治者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烽烟四起,但如今的中原早已风平浪静,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竟至于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 不忍回首往事,实际就是不忍目睹眼前的事实。以此正告南宋统治者,收复失土,刻不容缓,如果继续拖延,民心日去,中原就收不回了 作者用这种情景谴责统治者偏安一方。(3)廉颇:他曾向朝廷建议,应当把用兵大计委托给元老重臣,暗示以此自任,准备以垂暮之年,挑起这副重担;然而事情并不是所想象的那样,于是他就发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慨叹,词意转入了最后一层。只要读过《史记·廉颇列传》的人,都会很自然地把“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的老将廉颇,和“精神此老健如虎,红颊白须双眼青”(刘过《呈稼轩》诗中语)的辛弃疾联系起来,作者以廉颇自比,表达对不受重用的不满。这首词与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都是怀古词,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思考4明确:大量用典。用典虽多,一定程度上造成阅读障碍。然而这些典故却用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它们所起的作用,在语言艺术上的能量,不是直接叙述和描写所能代替的。它增加了词内容的信息量,又使表达的情感含蓄深沉,耐人寻味。板书孙权对英雄业绩的向往怀古刘裕希望某些人不要轻举妄动借刘义隆 永遇乐京口北顾亭怀古谴责统治者偏安一方借佛狸(大量用典

文档评论(0)

中小学PPT教学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小学PPT教学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