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关于疫情状况下当地人民经济收入的研究意义.doc

调查报告关于疫情状况下当地人民经济收入的研究意义.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调查报告关于疫情状况下当地人民经济收入的研究意义 2020年1月以来全国新冠疫情大爆发,严重冲击了我国经济发展,疫情下我国经济和保险业的未来走向成为被广泛关注的重点议题。本文汇总了高校、智库专家学者、行业宏观分析师的研究观点,旨在探讨新冠疫情对企业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一、研究方法 目前有关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研究采取的方法主要有比较法、调研法和数据预测法。 比较法包括时间序列和横截面的比较。时间序列上的比较指将本次新冠疫情与2003年的非典疫情进行比较,具体包括比较非典时期的疫情感染数据和新冠疫情感染数据,来判断新冠疫情发展的阶段特征和预测疫情得到完全控制的时间;比较非典时期消费、进出口等宏观数据的变化情况来预测新冠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比较非典时期中国的内外部环境和经济基本面情况来为政策主张提供理论依据。 比较法遵循历史的观点,以非典疫情作为锚,可以比较清晰而直观地展示此次疫情相对的影响程度。但由于两次疫情发生的时间不同、主要爆发地点不同、所处的综合环境也不同,时间序列上的比较方法只能提供一个新冠疫情对比非典影响强弱的描述,预测的准确性存疑。 横截面的比较则指将中国与国外进行比较,包括国内外金融市场表现情况、各国政府的疫情防控举措、各国政府应对突然的负面冲击采取的政策手段等。横向比较帮助我们以全景化的视角来观察此次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冲击,不少人士在疫情爆发和发展阶段通过对国内外疫情防控措施的比较也表达了悲观预期,提出了一些较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当然,各国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不同、文化体制不同,盲目套用外国模式提出政策建议来应对冲击,亦或是借用国外经济数据以预测中国经济数据,结果也未必可信。 调研法指以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受疫情影响的微观企业进行调研,通过预先设计好的有针对性的问题,直接获得行业一线人士的预期信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调研法获得的一手资料能够帮助研究人士对当前生产经营情况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这种方法的缺点则是,由于理论基础是从微观到宏观,所采集的也大多是微观高频数据、行业人士的预期信息等,预测结果可能会放大恐慌和波动、有失公允。 数据预测法指利用统计局或其他渠道获得的可供参考的数据,通过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宏观GDP进行预测。 GDP的核算主要有两种方法,生产法和支出法。生产法基于供给侧角度看待经济,分别对第一(主要是农林牧渔)、二(工业和建筑业)、三(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餐饮旅游、批发零售、金融保险、地产、教育、文娱等)产业的变动情况进行预测来判断疫情对宏观GDP的影响。而支出法则基于需求侧,分别对消费(社零、服务消费)、投资(最终资本形成)和进出口(进、出口)三个方面进行预测来判断疫情对宏观GDP的影响。我国统计局采取的是生产法核算的GDP,而美国等国家采取的是支出法核算的GDP,IMF发布的中国GDP采取的也是支出法核算。目前国内学者和行业分析师对于GDP的预测方法既有生产法也有支出法。 理论上来说基于生产法和支出法核算的GDP结果是一致的,但实际上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和误差,二者之间可能会出现相当程度的偏差。从预测角度来说,基于需求端的支出法预测较为简单,一般通过对冲击影响的大致判断,结合当年政府制定的经济计划和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对全年总需求三驾马车的变动进行预测和调整,就可以得出结果。但这种方法通常采用的如固定资产投资(基建投资、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等)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等指标,由于并不直接参与GDP核算,且统计口径存在差异、统计质量不高、统计数据挤水分等因素,很难建立起与GDP核算体系之间的关联,一般为学者所使用。而生产法预测更符合统计局的口径,其采用的供给侧指标相对也较好获取和更为精确,更多地被行业分析师采用。 此外,还有通过其他另类数据来预测当前经济所处的阶段,如兴业证券的王涵团队通过大数据(春运客流数据、百度慧眼迁徙指数、原材料价格、生产开工数据、房地产交易数据等)判断生产恢复情况。 二、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从非典和新冠疫情的纵向比较研究结果来看,目前研究人士得到了较一致的结论,即本次新冠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冲击将大于非典。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IMF前副总裁朱民在2月22日的公开演讲中表示,新冠疫情的影响将超过非典,主要原因有两点:1.新冠病毒影响区域大幅超过非典,此次受影响区域的人口总数占总人口比例约63%,远超非典时期的18%;2.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第三产业占比由2003年的28%上升至74%,其中消费零售额占比由25%上升至71%,这些都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部门。海通宏观研究分析师姜超则指出,本次新冠疫情对经济的短期影响可能更大,主要原因包括两个时期中国的交通条件不同(影响疫情传播范围)、国际关注程度不同(影响贸易出口)、经济基本面不同(非典时期中国经济处于工业化上行周期、新

文档评论(0)

祝朝兵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原版文件原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