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平茬时期与留茬高度对宁夏荒漠草原柠条营养成分和再生的影响
?
?
周静静,马红彬1,,蔡育蓉,朱 旭,谭松伟,段 强,王占军
(1.宁夏大学 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银川 750021;2.宁夏大学 农学院,银川 750021;3.宁夏农林科学院 荒漠化治理研究所,银川 750001)
平茬时期与留茬高度对宁夏荒漠草原柠条营养成分和再生的影响
周静静2,马红彬1,2,蔡育蓉2,朱 旭2,谭松伟2,段 强2,王占军3
(1.宁夏大学 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银川 750021;2.宁夏大学 农学院,银川 750021;3.宁夏农林科学院 荒漠化治理研究所,银川 750001)
以宁夏荒漠草原的人工柠条林带为对象,研究不同月份平茬和留茬高度为0、5、10和15 cm对柠条营养成分及再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个生育期内,柠条蛋白质、粗脂肪、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粗灰分质量分数呈现波动变化,其中粗蛋白质量分数变幅为11.19%~15.38%,6月最高。留茬高度对柠条当年再生速度、分枝数、地上生物量无显著影响;留茬0 cm植株地径的日增量和冠幅最高,留茬15 cm最低;返青率随着留茬高度的增加而降低。5、6月平茬柠条的再生速度、冠幅增量、地径增量和萌枝长增量显著好于其他月份平茬,返青率以5-7月平茬柠条较高。研究认为,从饲用营养成分和柠条再生考虑,宁夏荒漠草原柠条最佳平茬时期为6月,高度为齐地平茬。
荒漠草原;柠条;留茬高度;平茬时期;再生性能;营养成分
宁夏荒漠草原地处干旱与半干旱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脆弱,是宁夏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和中国两屏三带生态建设关键区域。近年来,在实施生态建设项目中,宁夏荒漠草原上补植大量带状柠条(Caraganakorshinskii)灌木林,这些柠条灌木林为荒漠草原地区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做出贡献[1]。目前,宁夏全区柠条资源面积已达44.60万hm2,地上部总生物量达77.03万t[2],其中,位于荒漠草原的盐池县分布13万hm2左右,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18.19%[3]。
柠条属于豆科锦鸡儿属的旱生沙生灌木,既是防风固沙造林中的重要灌木树种[4],也是一种重要的饲料资源,其营养丰富,花期粗蛋白质量分数达11.21%~36.27%,可做饲料[3]。柠条按其经济生长期计算,必须3~5 a进行1次平茬复壮、抚育管理,才能保证其良好的生长趋势,促进生物量的积累,否则将会出现逐步退化甚至枯死的现象。饲草资源不足是中国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如能将柠条资源科学饲用,对缓解畜牧业饲料不足、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适宜的留茬高度和刈割次数对植物的持续生长具有重要意义[5-6]。平茬(刈割)作为灌木更新的方式,可促进灌木萌蘖分枝、茎叶生长,具有更新复壮株丛、延缓衰老的作用[7],因而在中国很多地方的人工灌木林管理中广泛应用。近年来,一些学者对柠条平茬更新复壮技术进行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8]。生长30 a的老龄柠条林平茬后第5年的生物量及生物量的年均增长量均远高于未平茬老龄林[9]。常春[10]研究发现,生长季刈割的柠条营养物质质量分数更高,柠条生长季刈割的最适留茬高度为 2~4 cm,太低或太高均不利于枝条的分蘖与再生。张瑜等[11]建议中国西北地区柠条林应该进行平茬利用,对退化老龄柠条林更需要进行平茬复壮,平茬周期至少需要5 a,留茬高度控制在5 cm左右,但也有研究认为,从营养物质质量分数考虑,柠条以3 a为1个平茬周期最好[12]。综上可见,由于立地条件不同,生产中柠条平茬时期和留茬高度存在较大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目前,有关宁夏荒漠草原柠条的科学平茬技术还未见系统报道。因此,开展宁夏荒漠草原柠条平茬时期和留茬高度对柠条营养成分和再生性能的影响,确定柠条最佳收获期和留茬高度,对宁夏荒漠草原生态建设和柠条的科学饲用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区位于宁夏盐池县花马池镇十六堡新村荒漠草原(37°49′N,107°30′E),该地具有干旱与半干旱农牧交错区的生态和生产特征。气候属于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7.6 ℃,≥0 ℃的年积温3 430.3 ℃·d,年降雨量290 mm,7- 9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年蒸发量为2 131.8 mm,无霜期162 d左右。地带性土壤为淡灰钙土,质地沙壤和粉沙壤。地带性植被为荒漠草原,植被以旱生和中旱生植物为主。主要分布有柠条(Caraganakorshinskii)、牛枝子(Lespedezadavurica)、赖草(Leymussecalinus)、猪毛蒿(Artemisiascoparia)、砂珍棘豆(Oxytropispsamocharis)、大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全部单元检测题.pdf VIP
- 土方外运施工方案.docx VIP
- 基层煤矿党支部书记个人工作总结.docx VIP
- 保安员资格考试100题(含答案).pdf VIP
- 基坑支护内支撑梁拆除施工方案.docx VIP
-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游戏》课件(整套)教学PPT(2024年秋-新教材).pptx VIP
-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游戏》教学课件(整套)PPT(2024秋-新教材).pptx VIP
- GBT6058-2005 纤维缠绕压力容器制备和内压试验方法.pdf
- GB╱T 23711.1-2009 氟塑料衬里压力容器电火花试验方法.pdf
- 7m焦炉推焦车的结构特征.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