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楼梦》贾雨村形象分析
毛泽东曾指出,《红楼梦》“是部政治小说”[1]。曹雪芹所著《红楼梦》,在描写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外,还对封建社会官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深刻揭示。贾雨村是清王朝官吏的典型代表。
在《红楼梦》中,贾雨村是一个提纲挈领、贯穿全书,且起着穿针引线、起承转合作用的人物。从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到第一百二十回“甄士隐详说太虚情,贾雨村归结红楼梦”,整部书画上句号,他的命运才终结。作者“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以悦人之耳目哉”[2]1,其目的是掩盖书中故事的时代背景、人物出处,告知读者,其故事不可考究。
贾雨村,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祖籍“湖州人士,也是诗书仕宦之族”[2]6。但等到他这一代时,“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2]6。贾雨村起始只是一个穷书生,想“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2]6,无奈囊内空空,只得暂寄在姑苏城里一个葫芦庙里安身,每日靠卖字作文为生。后因当地乡绅甄士隐相助,进京赶考,中了进士,做了知府。但不久就因贪污徇私被革职,到林黛玉家做了家庭教师。后来,林黛玉的母亲即林如海的妻子病故,他陪林黛玉进京,在贾府的帮助下,又官复原职。贾雨村由知府推升了御史,不过几年又升了吏部侍郎、兵部尚书,再后来还当了京兆府尹,最后又因贪污被定罪,遇皇上大赦,削职为民。
曹雪芹对贾雨村这个人物是极为贬损的,但表达手法上又极为巧妙、圆润,不是集中写他的故事,而是零散分布在书中各处。贾雨村是贪官污吏的典型,表现为权力上任性、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
一、恃才侮上,拉帮结派
孔子的学生子张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3]232意思是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贾雨村反其道而行之。贾雨村在得到甄士隐的帮助后,到京城参加科考,“至大比之期,不料他十分得意,已会了进士,选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府知府”[2]11。贾雨村当了知府,本应对所处的职位尽忠职守,公正公平处理公务,可贾雨村“虽才干优长,未免有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不上两年,便被上司寻了一个空隙,作成一本,参他‘生性狡猾,擅篡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等语。龙颜大怒,即被革职”[2]11。这里讲他“恃才侮上”,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对皇上不敬不忠,将皇上不放在眼里,不听号令,我行我素,可谓“侮上”;二是指对自己的直接顶头上司不恭敬,不尊重,亦可谓“侮上”。
《红楼梦》说贾雨村“暗结虎狼之属”,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拉帮结派。孔子曾讲:“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3]31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会普遍关怀和善待周围所有的人,不会因私利而与某些人勾结在一起;品德修养不完善的人则会因个人私利而与个别人勾结在一起。贾雨村结党营私、以权谋利,结果是干了不到两年,就被革职下台,也算罪有应得。
二、婪索财富,贪污成性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4]意思是说,发财和做官,这是人人所向往的事,但如果不是以正当的途径得到的,君子是不安于这种富贵的。在我国古代文化中,贪婪被认为是不道德的,所谓“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5]。
贾雨村虽有才,但也有贪酷的毛病。他第一次参加科考,当上知府就贪污,“虽才干优长,未免有贪酷之弊……”[2]11因此龙颜大怒,他即被革职。贾雨村因贪污被革职后,“全无一点怨色,仍是嘻皮自若;交代过公事,将历年做官职的那些资本并家小人属送至原籍,安排妥当,却是自己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2]11。可见,贾雨村因贪污被革职后一点悔改之意都没有,照样去游山玩水。
左丘明言:“贪似火,无制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必滔天。”贪欲是无所底止的。《居官日省录》说贪者“至百金,则千金;至千金,必思万金”。人一旦打开了贪婪的闸门,就像揭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很难止步。贾雨村第一次当了知府,因贪污被革职,后借贾府之力很快就复职且升了官,直至当了京兆府尹。当贾雨村手握大权后,追逐财富、金钱的胆子越来越大。
“贾雨村升了京兆府尹,兼管税务”[2]779,贪欲不止,欲壑难平,邪恶的念头不断释放。“且说那贾雨村犯了婪索的案件,审明定罪,今遇大赦,递籍为民”[2]895。虽然作者在书中没有详细描写贾雨村贪污的手法、数量及种类,但“婪索”二字已将之描得淋漓尽致。贾雨村不会不知道“婪索”要冒极大的风险,付出沉重的代价,但是他仍死不改悔,“其原因,当然是鄙婪的贪念、对财富的强烈占有欲的驱使,让他见利忘义、利令智昏”[6]。
三、徇情枉法,胡乱断案
作为朝廷命官的贾雨村本应心系苍生,为民请命,可是在封建特权思想的驱使下,他玩忽职守,漠视民瘼,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私利。
贾雨村做了应天府知府,一上任就遇到一件人命官司。起因是两家争买一个奴婢,互不相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