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方言调查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泸州方言调查报告 0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叶绿 PAGE 4 泸州方言调查报告 08汉语言文学·2010年10月 目录 TOC \o 1-3 \h \u 6580 泸州方言调查报告 1 22447 1. 调查概述 2 18151 1.1 泸州方言概述 2 12982 1.2 此次调查目的 2 25622 1.3 调查时间 2 19968 1.4 调查方法 2 3546 1.5 调查成果概述 3 26676 2. 调查结果分析 5 24816 3. 调查结论 6 14339 4. 结语 7 泸州方言调查概述 泸州方言概述 泸州方言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泸州方言指泸州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泸县、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3 区4 县的方言;狭义的泸州方言指泸州政治、文化中心的江阳区的方言。由于历史原因,在明清时候,大量湖广人迁往四川,成为主要人口。所以说现在的泸州人已经不是古蜀人的后裔,而是湖广移民的后裔。因此,泸州方言和湖北、河南的方言较为接近,和普通话的差距也不是很大。 此次调查目标 调查目标:为了让学生在说普通话的同时,不忘家乡的方言,继续传承下去,促使每个人从身边学习泸州方言。为泸州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发展奠定语言基础。 调查时间 开始时间:2010年10月1日 结束时间:2010年10月10日 调查组成员 【成 员】:叶绿、陈静、易桐、朱茂、王宏 【组 长】:叶绿 【演 讲 人】:叶绿 【材料整理】:易桐 【材料收集】:朱茂、王宏、陈静 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主要在泸州市市区开展,选择调查对象时结合使用了重点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设计调查问卷时则强调客观问题和主观问题相结合,以客观问题为主的设计方法。参与此项调查的共计50人,包括老年人20人,中年人10人,青年人10人,小孩儿10人。在选择调查样本时,按照兼顾不同地狱、不同类别、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的原则,我们把重点放在老年人上。 1.6调查成果概述 此次共计发放用户调查问卷60份,回收调查问卷55份,其中有效问卷51份。 1、在儿童、青少年、中老年这三个阶段的居民中,中老年人普遍会运用方言,青少年80﹪会运用方言,而儿童只有60﹪。在这些居民中,虽然青少年与儿童也有会方言的,但是多半说的怪里怪调,已经可以说不是方言。 2、在城镇、乡村两个地方生活的居民中,都普遍运用方言,重要场合说普通话。 3、在会说方言、不会说且听得懂的居民中,前者占90﹪,后者占10﹪。 4、泸州方言是泸州人生活的必要工具 5、在泸州的公共场合,还是说方言的人较多。 调查结果分析 一、从语音上 泸州方言有20个声母,它们是: 泸州方言有37个韵母,它们是: 泸州方言有5个声调,和普通话相比泸州方言多了“入声”这个声调。如:肉、曲、漆等。 如下图: 泸州方言中也有儿化音,从儿化在韵母系统的分布情况看,出来个别的韵,大多数的韵母都可以儿化。 从具体情况看,有的音节在此处可以发生儿化,在另一处却不能儿化。泸州话和普通话中,词义和音义相同的一个词,它的末音节在两个音系中的儿化情况并不完全一致。例如:“苍蝇”“电灯”“扳手”等在泸州话中要儿化,而普通话中不儿化;而“八哥”“败家子”“饱嗝”等词相反,在泸州话中不儿化,在普通话中要儿化。还少数词意义本来相同,但儿化后意义就发生了改变。如“爱人”本来都可指妻子或丈夫,儿化后泸州话仍指配偶,但在普通话中就有“逗人喜爱的意思”。 儿化词主要有这几方面 第一种是代词的儿化。 有人称代词:别个儿(别人)自家个儿(自己); 指示代词:弄个儿、从个儿、弄根儿(这样办)浪个儿、浪根儿(那样办); 疑问代词:问人:哪个儿、啥个儿(谁)。问事物:啷根儿、件儿,问处所:哪点儿、啥点儿、啥跟儿、啥跟堂儿、啥堂壩儿、哪跟堂儿、哪根儿(哪里、哪儿), 问时间:哪会儿、哪阵儿、哪时儿、啥儿会、啥时候(哪会儿),问方式:啷个儿、怎个儿(怎么、怎样办)。 第二种是单音量词大都能儿化。 例如:一支儿、一只儿、一斤儿、一钱儿、一分儿、一块儿、一份儿、一张儿、一堆儿、一根儿、一墩儿、一铲儿、一包儿、一对儿。 第三种是带有叠音词缀的形容词末音节往往儿化。 例如:痒酥酥儿、白生生儿、麻乎乎儿、辣乎乎儿、干酥酥儿、薄菲菲儿、火巴弄弄儿、粉嘟嘟儿、温嘟嘟儿、木杵杵儿、短杵杵儿、齐杵杵儿。 儿化词带有表示厌恶,鄙夷,轻慢,戏虐等感情色彩。 例如:瞟眼儿(斜眼人)、刁气儿(挑剔,过分讲究)、东瓜儿(糊涂虫)、打幌手儿(做假动作)、偷瓜儿(小偷)、烂瘾儿(在社会上胡混的人;耽于恶嗜好者)、闲经儿(多话;谈是非

文档评论(0)

151****01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