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及答案
年级: 班级: 姓名: 考号:
一、判断题
1. 物质运动是杂乱无章的(x )
2. 人生发展不能“等靠要”(v )
3. 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v )
4. 人可以孤立的存在和发展(x )
5. 物质世界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v )
6. 人生可以是一成不变的(x )
7. 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自觉能动性的统一(v)
8.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v )
9.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v )
10. 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顺境和逆境(v )
11. 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v )
12. 人生发展不能好高骛远(v )
13. 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从主观愿望出发(x )
14.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v )
15. 敢于行动不等于成功行动(v )
16. 新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x )
17. 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v )
18. 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v )
19. 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v )
20. 人们可以创造规律(x )
二、单选题
1、“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这一成语包含 的哲学道理是(A)
A、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也联系着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也联系着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2、孔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说明了(A)
A、人际和谐的重要
B、物质决定意识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
3、“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A)
A、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客观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C、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是不可避免的
D、事物发展是前进和曲折性的统一
4、我们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确立目标、开展行动,都需要明确(C)所在。
A、国家利益 B、集体利益 C、自己的利益 D、他人的利益
5、关于个人理想错误的是(D)。
A、有主观性 B、有个体差异性 C、有实现可能性 D、有超越性
6、人的本质是 (C )
A、人的自然属性即食欲、情欲、求生欲 B、自私就是人的本质
C、社会关系的总和 D、追求自由
7、塑料袋出现百年以后,被人们称为 “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之一。目前,
我国每天要用掉各种塑料袋 20 亿个以上,塑料袋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
同时,也成为 “白色污染”的祸首,严重危害了自然环境。这表明(C)
①任何事物都有好有坏
②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A、①② B、 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8、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道:“陈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句诗说出了这样一条哲理 (C )
A、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C、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
D、事物内部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
9、 为防止雷雨对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气象部门从闭幕式当日
14 时起,启用 8 架次飞机分别进行催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北京境内的险
情。这说明(A)。
A、人可以认识、利用自然规律
B、人可以任意改变和废除自然规律
C、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受限制的
D、人可以创造自然规律
10、宋代诗人苏轼在 《题西林壁》一诗中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
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现了 (C )。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
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
11、“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指 (B)。
A、客观实际 B、客观规律 C、主观愿望 D、正确观点
12、下列哪个成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A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