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病虫害发生与绿色防控技术.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 容 我国玉米生产与病虫害发生概况 主要害虫发生现状 主要病害发生现状 防控技术 玉米产业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 玉米产业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 玉米生产与病虫害发生概况 玉米生产概况 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 产量占世界总产的20%左右。 1998年玉米总产1.329亿吨,超过小麦(1.097亿吨) ,成为第二大粮食作物 2002年玉米播种面积2463.3万公顷,超过小麦(2390.8万公顷)。 2007年玉米播种面积 3002.37万公顷,超过水稻(2897.27万公顷), 播种 面积跃居粮食作物第一位。 2011年玉米总产2.113亿吨, 超过水稻(2.028亿吨), 成为第一大粮食作物。 2015年玉米播种面积 4496.8万公顷,总产2.649亿吨,创历史新高。 2019年玉米播种面积 4126万公顷,总产为2.607亿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玉米产业体系病虫草害防控研究室 我国玉米病虫害发生概况 耕作栽培制度改革与品种更新换代、全球气候变暖,玉米病 虫为害日趋严重。 一些新发或次要病虫害,在全国或局部严重危害,甚至上升 为主要病虫害。 2003年以来,玉米病虫害发生一直呈逐年上升趋势 2011年: 7165.7万公顷次(虫害:5026.7万公顷次) 2012年:8101.79万公顷次(虫害: 5905.99万公顷次) 2013年: 8157.5万公顷次(虫害:5973.7万公顷次) 2015年: 7833.3万公顷次(5693.3万公顷次) ,发生和为害仅次于 2012和2013年,为历史第三严重年份。 (来源: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测报处) 玉米产业体系病虫草害防控研究室 玉米产业体系病虫草害防控研究室 刘杰等(2019 刘杰等(2019) 1991—2018年全国玉米病虫害发生防治面积和损失 玉米产业体系病虫草害防控研究室 玉米产业体系病虫草害防控研究室 玉米病虫害发生概况 . 根据文献整理,我国玉米病虫害有309种,其中,病害53种, 虫害256种, 50多种病虫害可造成一定的产量损失。 . 每年发生为害面积在100万公顷的害虫10种(类): 玉米螟、二点委夜蛾、粘虫、 蚜虫、蓟马、叶螨、双斑长跗 萤叶甲、 地下害虫、棉铃虫和土蝗。 . 近年来,生产上还不断出现新的玉米害虫,如二点委夜蛾、 褐足角胸叶甲、 一点缀螟、灰地种蝇等。 . 2019年草地贪夜蛾入侵,当年发生面积106.5万公顷,成为 我国玉米的重要害虫。 玉米产业体系病虫草害防控研究室 病虫害为害造成的产量损失 玉米病虫害造成的产量损失(2009) 病虫害名称 危害损失(吨) 玉米螟 6180265.66 玉米蚜虫 897975.09 玉米叶螨 473626.68 双斑萤叶甲 162628.93 大斑病 563603.85 小斑病 425500.24 病毒病 607385.79 丝黑穗病 1667905.95 总计(包括其他病虫害)72 2015年全国发生面积11.7亿亩次,防治面积10.3亿亩次, 挽回损失1623万吨,实 际损失582.9万吨。 玉米产业体系病虫草害防控研究室 玉米产业体系病虫草害防控研究室 主要害虫发生现状 雌蛾雄蛾亚洲玉米螟是玉米生产中最严重的生物胁迫问题 雌蛾 雄蛾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是我国玉米生产上最重要的害虫, 在 黄海海夏玉米区每年发生;代,第一代和第二代在春玉米上发生,第二和 第三代在夏玉米上发生。 卵块 卵块 老龄幼虫 幼虫和蛹 正常被害 正常 被害 正常 心叶被害 被害 雌穗下茎秆折断 心叶期为害 玉米产业体系病虫草害防控研究室 玉米产业体系病虫草害防控研究室 亚洲玉米螟是玉米生产中最严重的生物胁迫问题 穗期被害状 玉米产业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 玉米产业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 落穗亚洲玉米螟是玉米生产中最严重的生物胁迫问题 落穗 营养输送受阻 钻蛀后植株光合作用产物输送受阻, 影响生长 茎折或穗柄折 倒折、落穗影响机收,导致更大的产量损失 诱发穗腐病 间接损失大 玉米螟常年为害造成 5%- 10%的产量损失 大发生时在30%以上 亚洲玉米螟是玉米生产中最严重的生物胁迫问题 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由于大面积实施秸秆还田,玉米螟的越冬基数下降,加之春 播寄主面积较少, 2代玉米螟在夏玉米心叶期为害比较轻,但由于农户多不进行 防治,使得3代种群数量上升,导致穗期玉米螟为害偏重发生的年份增多, 2012 年、 2013年、 2015年和2016年3代玉米螟在该区多数省份中等至偏重发生。 桃蛀螟为害加重,发生区域将继续扩大 桃蛀螟(Conogethespunctiferalis) 原是果树上的重要害虫, 上世纪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