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您在本站购买的阅读使用权仅限于您本人阅读使用,您不得/不能给任何第三方使用,由此造成的一切相关后果本平台保留向您追偿索赔的权利!版权所有,后果自负!
- 2、本文档为正版电子图书,虚拟物品付费之后概不接收任何理由退款。
查看更多
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平狄克所著的《微观经济学》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提高专业课成绩,我们从指定平狄克所著的《微观经济学》为考研参考书目的名校(包括科研机构)历年考研真题中挑选有代表性的考研真题,并对所选考研真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作为该教材的学习辅导书,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针对性强,紧密结合考研真题。本书所选考研真题来自指定平狄克所著的《微观经济学》为考研参考书目的名校(包括科研机构),使本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参考性。为便于考生复习,本书适当添加了中国人民大学等名校
第1篇 导论:市场与价格
第1章 绪 论
一、名词解释
1套利(厦门大学2010年研)
答:套利又称套期图利,是指投资者在一地以较低的价格买进某一商品而在其他地方以较高价格出售。在进行套利交易时,投资者关心的是合约之间的相对价格关系,而非绝对价格水平。在金融领域,投资者买进自认为被市场低估的合约,同时卖出自认为被市场高估的合约。如果价格的变动方向与当期的预期一致,那么投资者可从两合约价格间的关系变动中获利。反之,投资者就遭受损失。
2经济人(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研;中央财经大学2005年研)
答:经济人是经济学在进行经济分析时的一个基本假设,也称为理性人,是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其本性被假设为是利己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取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这样人们做出经济决策的出发点,就是私人利益,每个人都寻求个人利益极大化,而不会做出于己无利的事。
经济人假设包括以下内容:①在经济活动中,个人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例如,消费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满足;生产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利润;生产要素所有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报酬。这就是说,经济人主观上既不考虑社会利益,也不考虑自身非经济的利益。②个人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是有意识的和理性的,不存在经验性和随机性的决策。③经济人拥有充分的经济信息,每个人都清楚地了解其所有经济活动的条件与后果,即市场信息完全对称。因此,经济中不存在任何不确定性,获取信息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④各种生产资源可以自由地、不需要任何成本地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流动。
经济人的利己主义假设并不等于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自私自利”,即该假设并不意味着这些市场活动个体只会关心自己的钱袋子,相反,他们会在追求自己最大利益的过程中,自然地、必然地为社会提供最优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客观上实现一定的社会利益。
二、简答题
1什么是经济学中的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各举一个微观经济学的例子说明这两种分析。(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研)
答: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是经济学的三种分析方法。由于经济学的目的在于寻找均衡状态,所以从研究均衡状态的角度来区别和理解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这三种分析方法。
(1)静态分析是指考察在既定的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例如,在均衡价格决定模型中,当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中的外生变量被赋以确定的值后,即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给定的情况下,二者的交点即为均衡点,此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此时的数量为均衡数量,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均衡点不再发生变化。这就是静态分析方法。
如图1-1所示,D线是需求曲线,S线是供给曲线。两者相交于E点,所以E点表示该商品达到供求均衡点,E点对应的价格P0为均衡价格,对应的产量Q0为均衡产量。此时,市场出清。
图1-1 均衡价格的确定
(2)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原有的条件或外生变量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例如,在上述均衡价格决定模型中,当外生变量被赋以不同的值后,由此得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是不同的,即当外生变量的变化使得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时,均衡点的位置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对新旧均衡点的分析比较就是比较静态分析。
如图1-2所示,原先商品市场的均衡点为E1,即均衡价格为P1,均衡数量为Q1。如果需求从D1增加到D2,均衡点就会从E1点移动到E2点,于是,均衡价格上升到P2,均衡数量增加到Q2;反之,如果需求从D1减少到D3,均衡点就会从E1点移动到E3点,于是,均衡价格下降到P3,均衡数量减少到Q3。
图1-2 需求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2简述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研)
答:微观经济学既讨论实证问题,也讨论规范问题。实证问题涉及到解释和预测,规范问题研究应该如何做。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是经济学重要的分析方法。
(1)实证分析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它对有关命题的逻辑分析,旨在理解经济过程实际是什么,将会是什么,为什么,而不涉及对结果好坏和是否公平的评价,其中不包含任何价值判断。实证分析既有定性分析,也有定量分析。
(2)规范分析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力求说明“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或者说,它回答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做出这种选择,而不做出另一种选择?
(3)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区别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①规范分析在研究经济事物的同时树立一个判别标准,以便能对分析结果做出好与坏的判断。而实证分析则只对经济运行过程本身做出描述,并不做出好与坏的判断。
②二者要解决的问题不同。规范分析要说明经济事物是否符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题库【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 林清泉《金融工程》(第5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6版)(下册)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 2024年中国当代史考研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 2024年中国史考研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 傅献彩《物理化学》(第5版)(上册)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 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微观经济学)》(第10版)单项选择题详解.pdf
- 2024年历史学基础考研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 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宏观经济学)》(第10版)单项选择题详解.pdf
-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题库【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 2024年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中级)》过关必做习题集(含历年真题).pdf
- 郑振龙《金融工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pdf
- 凌宇《中国现代文学史》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 2023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复习全书.pdf
- 马工程《宪法学》(第2版)考研真题和典型题详解.pdf
- 2023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复习全书.pdf
-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下册)》(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pdf
- 2024年新闻与传播硕士《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 2024年管理学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pdf
- 2023年证券公司合规管理人员水平评价测试专用教材.pdf
最近下载
- 海浦蒙特HD800L系列电梯专用控制器用户手册-中-V1.0.pdf VIP
- 消杀蚊虫台账记录word编辑版.doc VIP
- 2025年计算机计算机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与设计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一位妈妈写给叛逆儿子的信,有孩子的必须给孩子读一遍.doc VIP
- 暖通空调系统水力平衡与解决方案.ppt VIP
- 暖通空调系统全面水力平衡解决方案(2014年第一版)-N.ppt VIP
- 8.1功与功率 (教学课件)-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pptx VIP
- 资金管理复习试题附答案(一).doc
- 《归园田居(其一)》课件30张.pptx
- 腹膜后疾病影像诊断思路.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