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制剂制备—混悬剂(药品生产课件).pptx

液体制剂制备—混悬剂(药品生产课件).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目六 液体制剂制备;混悬剂制备及质量评价;contents;混悬剂的制备;;混悬剂的质量评价;1. 粒径 测定混悬剂中微粒的大小及分布情况,是对混悬剂进行质量评定的重要指标。 ①显微镜法 ②库尔特计数器 2. 沉降体积比 沉降体积比是指沉降物的体积与沉降物的体积与沉降前混悬剂的体积之比 F = VU / VO = HU / HO F值在0-1之间,F值越大混悬剂越稳定。 ;3. 絮凝度 絮凝度用以评价絮凝剂的效果,预测混悬剂的稳定性。 4. 重新分散试验 优良的混悬剂在贮藏后再经振摇,沉降微粒能很快重新分散,保证服用时混悬剂的均匀性和药物剂量的准确性。 5. 流变学性质 采用旋转黏度计测定混悬液的流动曲线,根据流动曲线的形态确定混悬液的流动类型,用以评价混悬液的流变学性质。 ;项目六 液体制剂制备;混悬剂;contents;混悬剂的概述;;混悬剂的应用;难溶性药物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使用时 难溶性药物 药物剂量超过溶解度 味道不适、难以吞服的药物 使起到长效,缓释作用 毒性药物和剂量小药效强的药物不宜;溶胶剂可用分散法和凝聚法来制备。 1.分散法 分散法是将药物的粗粒子分散达到溶胶粒子分散范围的方法。 (1)研磨法:用机械力粉碎脆性强而易碎的药物,对于柔韧性的药物必须使其硬化后才能粉碎,常用的设备是胶体磨。 (2)超声分散法:利用超声波所产生的能量进行分散的方法。当超声波进入粗分散系统后,可产生相同频率的振动波,而使粗分散相粒子分散成胶体粒子。 ;(3)胶溶法:使新生的粗分散粒子重新分散的方法。如新生的氯化银根分散粒子加稳定剂,经再分散可制得氯化银溶胶剂。 2.凝聚法 药物在真溶液中可因物理条件的改变或化学反应而形成沉淀,若条件控制适度,使溶液有一个适当的过饱和度,就可以使形成的质点大小恰好符合溶胶分散相质点的要求。凝聚法包括: (1)化学凝聚法:借助于氧化、还原、水解、复分解等化学反应制备溶胶。如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盐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硫分散于水中,形成溶胶。这种新生态的硫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 (2)物理凝聚法:常用更换溶剂法,即将药物先制成真溶??,再向真溶液中加入其他溶剂,使溶质的溶解度骤然降低聚结成胶粒。

文档评论(0)

学霸状态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加油吧,少年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