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肺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
中医临床路径(2022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阶段以喘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轻症住院患者。
一、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 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肺胀病(TCD编码: BNF06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ICD-10编码: J44.100)。
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ZYYXH/T11-2008)。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2021年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的相关标准。轻症指不伴有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肺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合并上述并发症者为重症患者。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 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
肺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临床常见证候:
(1)外寒内饮
症见:咳逆喘促,胸部膨隆胀满,不得卧,痰稀泡沫样,量多,鼻塞流涕,口干不欲饮,或伴恶寒重,发热,肢体酸楚,舌淡暗苔白滑,脉浮紧。
(2)痰浊阻肺
症见:咳喘胸闷,痰多粘稠,口粘不渴,兼有呕恶纳呆,便溏,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或濡滑。
(3)痰热郁肺
症见:咳喘气涌,咳吐黄粘痰,难咯,或痰兼血丝,伴烦热,身热汗出,尿赤,大便或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4)肺脾两虚
症见:胸闷气短,动则气促心悸,咳嗽,痰白量少,神疲,时自汗出,纳差,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三) 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及《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ZYYXH/T11-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肺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为主的综合治疗。
(四) 建议标准住院日≤14天。
(五) 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为肺胀病(TCD编码: BNF050)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ICD-10编码: J44.151)。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以下情况不进入本路径 (1)入选前已接受治疗且症状明显缓解者;(2)严重免疫抑制,如恶性肿瘤、艾滋病患者等及需长期使用大剂量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患者;(3)合并其它重要脏器或系统严重功能不全者;(4)患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治疗者。
(六) 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 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凝血功能、D-二聚体(D-dimer)、血沉、C反应蛋白(CRP),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痰病原学检查;
(4)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B超、肺功能(病情允许时)。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肺功能、胸部CT或胸部MRI、纤维支气管镜。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用中药汤剂
(1)外寒内饮
治法:宣肺散寒,温化水饮
代表方药:小青龙汤加减
基本处方:麻黄5g,桂枝10g,白芍10g,法夏10g,干姜5g,细辛3g,五味子5g,甘草5g,苏子15g,地龙15g。
加减:痰多加用杏仁、莱菔子;饮邪化热去干姜、细辛、桂枝,加桑白皮、黄芩、知母以清热化痰。
(2)痰浊阻肺
治法:健脾化痰,降逆止呕
代表方药:止嗽一方
基本处方:法夏15g,陈皮10g,茯苓15g,白芥子5g,紫苑15,炒紫苏子15,橘红15,炙麻黄10,前胡15,百部15,干姜5,甘草5g。
加减:脾虚便溏加党参、白术。
(3)痰热郁肺
治法:清化热痰,宣肺平喘
代表方药:清肺一方
基本处方:桑白皮20g,黄芩15g,知母15,山栀子15,鱼腥草10,瓜蒌仁15g,地龙15,苦杏仁10,麦冬15,浙贝母15g,桔梗10,甘草5g。
加减:高热去苏子,加青蒿15克、石膏30克(先煎)、银花30克、芦根30克;喉痒加防风10克、白僵蚕8克。
(4)肺脾两虚
治法:补脾益肺,降气平喘
代表方药:陈夏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减
基本处方:北芪25g,防风10g,白术10g,陈皮10g,法夏10g,党参25g,云苓15g,炙甘草10g,炙麻黄10,炒紫苏子15。
加减:痰多色黄稠者加用桑白皮、苇茎、黄芩、鱼腥草。
2.辨证口服中成药
(1)橘红化痰胶囊
作用:滋阴清热,敛肺止咳。
用法:每次2粒,每日3次。
(2)清音止咳颗粒
作用:清热利咽,化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全]生产经理培训管理:岗位要求、培训目标、内容、方法、方案.docx
- 《灰尘的旅行》阅读测试题附答案.docx
- 《商务应用文》课程标准.doc
- 《影视鉴赏》第五章-(2).pptx
- 《造型艺术》PPT课件.ppt
- 【百分题库合集】草坪学试题题库.docx
- 【北京】《古诗三首》名师课件.pptx
- 【全版】快速排序推荐PPT.ppt
- 【小学语文优质教学课件】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期末复习(共17张).pptx
- 【最新】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调查问卷.docx
- 2022年海口市龙华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 2022年海口市美兰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 2022年徐州市邳州市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 2022年中国农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 2023届高考化学与传统文化、STSE高分指导及试题.docx
- 2023实训室卫生检查评分细则.doc
- GBT28900-2022《钢筋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新标准培训.pptx
- SGT气化技术及其在中国进展-20170216-toFrancis.pptx
- 班主任工作总结PPT.pptx
- 毕业论文外文翻译-TCPIP的介绍说明.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