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氟利昂(CFCs )对臭氧层的破坏及其替代产物
摘要:一、氟利昂的发展史。
二、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机理。
三、对氟利昂各物质的简介。
四、氟利昂在制冷方面的替代物。
一、氟利昂的发展史
氟利昂是一类曾大量工业化生产的氟氯烃物质。1931 年由杜邦公司首先合成生产,广泛
运用于制冷、发泡、电子元件的清洗及灭火等行业,年产量曾高达 100 余万吨。形成了独特
的繁荣了几十年的氟利昂工业。1974 年,美国加州大学的 Rowland 教授和 Molina 博士,在
《Nature》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机理。从 1982 年开始,科学家们观
测到每年南极的上空都会出现空洞,且逐年扩大,持续时间延长。不仅如此,科学家们后来
又发现氟利昂具有很强的温室效应能力,F-12 (二氯二氟甲烷)是氟利昂家族中运用最广的
产品之一,它所产生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万余倍。1987 年 9 月 16 号,46 个国家在加拿
大蒙特利尔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开始采取保护臭氧层的具体
行动,氟利昂成为其最主要的涉限物质之一。1991 年 6 月我国加入了签署了《蒙特利尔议
定书》(伦敦修正案),1992 年,我国编制了 《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方案》,并在 1993
初得到国务院与多边基金执委会的批准,为全面履行《议定书》做出了极大贡献。根据 《议
定书》的要求,2010 年是全世界能够生产、使用几类主要氟利昂产品的最后期限。人们也
在不断地寻找氟利昂的替代物。
二、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机理
科学研究发现 CFCs 具有极高的化学稳定性,在大气中的平均寿命达数百年,不易分解破
坏,滞留在大气层中,其中大部分停留在对流层,小部分升入平流层。在对流层的氟氯烃分
子很稳定,几乎不发生化学反应。但是,当它们上升到平流层后,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
被分解上升到同温层,在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分解,氟氯烃离解出氯原子,然后同臭氧发生
连锁反应 (氯原子与臭氧分子反应,生成氧气分子和一氧化氯基,一氧化氯基不稳定,很快
又变回氯原子,氯原子又与臭氧反应生成氧气与一氧化氯基),不断破坏臭氧分子。
化学反应机理如下 (以F-12 (二氯二氟甲烷)为例):
CF Cl CF Cl+Cl
① 2 2─→ 2
② 自由基链反应:
Cl+O →ClO+O
3 2
ClO+O→Cl+O
2
③ 臭氧在紫外线下作用:
O →O +O
3 2
三、氟利昂的简介
氟利昂物质是饱和碳氢化合物(饱和烃)的卤族衍生物的总称。根据氟利昂制冷剂的结
构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氯氟烃类:简称 CFC,主要包括 R11、R12、R113、R114、R115、R500、R502 等,由
于对臭氧层破坏作用最大,被《蒙特利尔议定书》列为受控物质。此类
物质是公害物质,目前已禁止使用,在制造聚氨酶酯海棉的过程中,R11
已由R141b 作为过渡性替代品。
二、氢氯氟烃类:简称 HCFC,主要包括 R22、R123、R141b、R142b 等,臭氧层破坏系数
仅是 R11 的百分之几,此类物质是低公害物质。因此目前 HCFC 类物质
被视为 CFC 类物质的重要过渡性替代物质,在 《蒙特利尔议定书》中R22
被限定 2020 年淘汰,R123 被限定 2030 年淘汰,发展中国家可以推迟
10 年。
三、氢氟烃类:简称 HFC 主要包括 R134a、R125、R32、R407c、R410a、R152 等,臭氧
层破坏系数为 0,但是气候变暖潜能值很高,此类物质是无公害物质,
在《蒙特利尔议定书》中没有规定其使用期限,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
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中定性为温室气体。
下表给出了部分氯氟烃物质和其他氟利昂物质造成臭氧层耗减和温室效应的指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