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65.020.20
CCS B 05
DB23
黑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23/T 3572—2023
丛枝菌根真菌黑土田间接种技术规程
2023-08-28 发布 2023-09-27 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23/T 3572—2023
DB23/T 3572—2023
I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哈尔滨芮煊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国宏节能环保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农业环境与耕地保护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黑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爽、孙磊、赵文博、刘建生、马云桥、刘国辉,刘媛媛,金品娇、章圣龙、王伟、高中超、李伟群、姜举娟、王康康。
DB23/T 3572—2023
DB23/T 3572—2023
PAGE
PAGE 2
丛枝菌根真菌黑土田间接种技术规程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丛枝菌根真菌的获取、丛枝菌根真菌菌剂的制备、菌剂黑土田间接种和生产档案。本文件适用于丛枝菌根真菌黑土田间接种。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0287 农用微生物菌剂
NY/T 1121.1 土壤检测 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NY/T 1536 微生物肥料田间试验技术规程及肥效评价指南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丛枝菌根真菌的获取
第三方获取
应在经认证的丛枝菌根真菌种质资源库或保藏中心获取。
自行分离
野外样品采集与处理
应在秋季收获前采样,用经酒精消毒后的采样工具沿宿主植物周围将完整根系挖出,根系及携带土壤放入无菌袋中;根围土壤采集方法按照 NY/T 1121.1 的规定执行。
丛枝菌根真菌菌种的分离与保存
土壤中 AM 真菌孢子的分离提取采用湿筛倾析法。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混匀,称取 100 g 放入容器中, 清水浸泡 20 min ~ 30 min;用孔径 500 μm ~ 38μm 洁净的土壤筛分层重叠放置,小孔径在最底层, 并使筛面适当倾斜;用玻璃棒搅拌土壤浸泡液,停放后待大的石砾或杂物沉积在容器底部,将上层的土壤悬浮液缓慢倒入最上一层的土壤筛内,以集中在一小范围内倾倒为宜;用清水继续冲洗各筛面的筛出物,直至无土壤微粒为止;用清洁的洗瓶分别将各筛面上之后的筛出物轻轻地洗入洁净的培养皿内,在体式显微镜下用吸管分别将相同形态的孢子逐个移入小玻璃瓶内,或放在滤纸上。
在体视显微镜下,将湿筛分离出的外表健康的孢子转移至盛无菌蒸馏水的表面皿中,去除所有菌丝和碎屑后于 4 ℃至少存放 48 h,检查以挑出变色、有斑、过度透明或表面长菌的异常孢子。换水后, 再将孢子贮存于 4 ℃下 24 h ~ 48 h 再观察并挑选,去掉异常孢子,然后水洗并转移至放有无菌蒸馏水的螺旋口塑料小瓶中做短期保存(不超过 30 d)
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制备
接种物准备
称取预扩繁菌种样品10 g ~ 20 g,或在体视显微镜下挑取预扩繁菌种的孢子50 个 ~ 200 个,备用。
接种材料准备
培养基质
灭菌的沸沙培养基质,即饲用沸石粉和粒径小于2 mm的河沙按1:1混合,装布袋,0.1 MPa蒸汽灭菌1 h ~ 2 h两次,中间间隔24 h,然后防治1周 ~ 2周后使用。
无菌培养钵
培养钵用10 %次氯酸钠溶液浸泡30 min,无菌水清洗,淋干;或者用75 %酒精浸泡或擦拭。
宿主植物种子
用0.5 %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宿主植物种子1 h,再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
无土栽培营养液
选用Hoagland营养液,营养液配方见附录A。
培养条件
在人工气候室或者日光温室进行,温度控制在20 ℃ ~ 30 ℃,湿度保持在60 % ~ 80 %,光照时长10 h ~ 12 h。
接种方法与培养过程
装灭菌的沸沙培养基质置于培养钵的2/3处,将上述备用接种剂在基质上均匀平铺,接种量为基质质量的3 % ~ 5 %,或者将上述孢子均匀滴放在基质上,再覆灭菌基质2 cm,均匀播种宿主植物种子, 覆盖0.5 cm厚的灭菌基质。适量浇水,每周浇一次Hoagland营养液,然后移至人工气候室或日光温室培养至成熟期。
菌剂制备
收获时剪去宿主植物地上部分茎叶,将盆置于温度20 °C ~ 30 °C,湿度为30 % ~ 5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23T 770-2023 黄菠萝经济林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23T 1485-2023 政务服务中心服务规范.docx
- DB23T 1502-2023 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规范.docx
- DB23T 3567-2023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服务规范.docx
- DB23T 3568-2023 独头蒜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23T 3569-2023 水稻育秧棚朝天椒栽培.docx
- DB23T 3570-2023 酱用红辣椒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23T 3571-2023 水稻种子工厂化催芽操作技术规程.docx
- DB23T 3573-2023 水飞蓟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23T 3575-2023 退化黑土有机物与菌肥联合修复技术规程.docx
- DB23T 3576-2023 连作大豆土壤障碍修复技术规程.docx
- DB23T 3577-2023 寒区水田顶凌作业技术规范.docx
- DB23T 3578-2023 苜蓿间种饲草大麦生产技术规范.docx
- DB23T 3579-2023 水稻覆膜节水减排种植技术规程.docx
- DB23T 3580-2023 青贮大麦复种大豆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23T 3581-2023 寒地水稻抗倒伏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23T 3582-2023 奶牛生产性能(DHI)数据自动解读技术规程.docx
- DB23T 3583-2023 秸秆颗粒化倍量还田培肥技术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