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5.2《大学之道》课件36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5.2《大学之道》课件36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情景导入 半部《论语》治天下, 一帧《礼记》誉千秋。大学之道《礼记》 素养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2.理解“三纲”“八目”的内涵及关系。3.理解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追求。 文学常识四书五经六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礼》《乐》《射》《御》《书》《数》 《礼记》成书于 ,为 礼学家 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 共 ,主要内容是 。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 的资料汇编。《礼记》中不仅阐述了精湛的学术思想,而且展示了一种纯熟、凝练而又文采绚烂的文学语言。《礼记》二十四卷四十九篇先秦的礼制儒家思想文学常识汉代西汉戴圣 “大学”与“小学”小学8岁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基本礼节和文化基础知识大学15岁伦理、政治、哲学等方面的学问入太学学习1.大人之学2.君子之学3.博学5年通一艺“耕且养”15年五艺学完理论指导实践 “大学之道”道:本指“道路”,引申为宗旨、规律、原则等题目是编者加的。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大学》只有两千一百多字,课文节选的两段是开篇部分,只占全文篇幅的十分之一左右,但作为总纲,意义重大,后世学者常用“三纲八目”来概括。 理解“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彰明——理解、懂得美好的品德光明正大的人生道理1.自己明2.明布于天下道德的榜样亲近、爱物人民“新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洗刷心灵;自我教化与教育民众的思考 “三纲”之间的关系明明德完善自我,改进自我(对己修身)亲民推己及人,德化万民(对外治人)止于至善人人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国家治理达到最完美的地步教化手段目的、根本 第一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动词,彰明 明:形容词,美好的 亲:亲近。一说“亲”当作“新”,即去旧立新、去恶向善。 止:达到 至善: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自己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知道 止:达到的“至善”境界 定:志向坚定不移 静:心不妄动 安:性情安和 虑:思虑精祥 得:处事合宜 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思虑精详,思虑精详才能处事合宜。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近:动词,接近 万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终,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大学的宗旨了。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怎样实现“三纲”?止定静安虑得七个步骤心不妄动心静从容不迫性情安和 身安思虑周详处事合宜 成功目标——“志”1.定方向2.定计划日计不足月计有余万象纷呈于前,而心存一则 问题导学一:1、大学之道(宗旨)是什么? 2、“三纲领”具体指什么?3、如何看待“三纲”之间的关系? 大学之道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目标止定静安虑得步骤近道先后本末终始问题导学一:1、大学之道(宗旨)是什么? 3、如何看待“三纲”之间的关系?朱子认为大学之道的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王阳明则认为三者构成大学之道的整个体系,上下一贯,不能并列为三纲。此三者虽不能并列为三个纲领,至少亦可说是构成大学之道的三个要则。 “三纲”之间的关系明明德完善自我,改进自我对己立德止于至善亲民爱民顺民,引导百姓自我完善。对人爱人这三个纲领构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个体到群体的完整社会体系,它表达了儒家一贯倡导的以教化为手段、以德政为目的的施政主张。 第二段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彰明美好的德行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齐:使……整齐有序 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修:修养 要想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正:端正 要想修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高中一线教学,可提供高中各个学科的授课资料,高考复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1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